
3月24日,南川三中開展第五屆“美麗大觀園 勵志青春行”主題遠足活動。

學生在徒步過程中秩序井然。

學生觀看《川軍血戰到底》。記者 喻梵 攝
南川網訊(記者 劉曉娟)3月24日,南川三中組織該校初二、高二年級學生開展第五屆“美麗大觀園 勵志青春行”主題遠足活動。
巧思線路
從徒步到多角度育人
南川三中地處生態農業大觀園,基于此,該校2016年制定了“美麗大觀園 勵志青春行”主題遠足活動。
隨著大觀片區鄉村旅游項目的發展,學校在原有的徒步遠足基礎上,增加了《川軍血戰到底》愛國主義教育,并結合“四有八為”德育課程,開展“我為生命負責”和“我為祖國驕傲”主題教育活動。
該校政教處主任堯彬介紹,25公里的徒步行路線,每年都有一定的變化。從學校出發,會途經金龍村櫻花大道、三不加食品有限公司、黎香湖濕地公園。
其間主題實踐活動安排初二年級觀看《川軍血戰到底》,高二年級開展水上安全實踐活動。返程途經工業園區,中江村、龍川村、鐵橋村三個居民點,藍莓種植基地等。
學生可以在體驗遠足活動中,磨煉意志,聆聽革命故事、參與抗戰體驗、重溫抗戰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主題實踐
培養良好體育精神
在黎香湖皮劃艇研學基地,高二年級學生在教練的帶領下,身穿救生衣,手拿皮槳,乘坐皮劃艇在湖中“馳騁”。
皮劃艇是該校的特色體育項目,該校借助黎香湖研學基地平臺大力推進皮劃艇課程。2019年該校在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中,4名學生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8名學生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
“讓學生參加皮劃艇水上活動,目的是希望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同時開展水上安全教育。”堯彬說,近幾年,學校堅持體教結合,在培養學生體育精神上下功夫,發展課外體育活動項目,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培養青少年良好體育精神。
不僅如此,學校從2016年開始實施長跑校本課程,長跑需要耐力,而遠足也可實現耐力訓練,讓學生們學有所得。
遠足體驗是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途徑。“美麗大觀園 青春勵志行”遠足體驗被評為區級精品德育課程。
看實景表演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不除日寇,誓不回鄉!”當天,該校初二年級學生走進《川軍血戰到底》基地,觀看《川軍血戰到底》實景演藝,聆聽革命故事、重溫抗戰歷史。
“嘣,嘣,嘣……”一聲聲不絕于耳的爆炸聲掀開了《川軍血戰到底》的演出大幕,痛徹心扉的吶喊聲,動人心魄的情節設置,催人淚下的川軍血淚抗戰演繹,讓同學們感同身受。
看著高家四兄弟只有老三高相棟回到了家鄉,拿出三兄弟的遺物,僅剩下一條沒有用的死字旗,高老爺子仰天長嘯,由失聲痛哭又變成了放聲大笑時,不少學生紅了眼眶。
“真實又震撼!”初二年級11班學生蔣順說,如今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既要學習先輩們奮勇向前的精神,也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做新時代的接班人。
賞家鄉景
感受新農村新面貌
整齊的民房、干凈的馬路、漂亮的壁畫、多樣的健身器材……經過龍川村鵝凰小院,文化廣場、籃球場、休閑公園等應有盡有,一路上整潔又干凈,每家每戶門前的花園也打造得十分精美。
“一次遠足一次體驗。”高二年級1班的王瑞是第二次參加遠足活動,她說,自己這一次參加遠足活動與第一次參加有不一樣的感受,讓她感受比較深的是,第一次參加遠足活動,同學們都帶了垃圾袋,撿拾了不少的垃圾,如今他們的垃圾袋里除了同學自己放的垃圾,幾乎沒有撿拾多少垃圾。
堯彬說,近幾年,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學生走出課堂,與新農村近距離接觸,感受鄉村振興帶來的農村新發展、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