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舉顯成效 素質教育結碩果
——區教委上半年工作掃描
2022年上半年,區教委圍繞教育質量提升核心,嚴格落實“雙減”政策,扎實推進“兩個創建”工作,積極籌建“高校分部集群園區”,強化教育服務保障,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向全區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全面落實“雙減”任務
今年暑假,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于“題海”、奔波于校外培訓機構,而是在更具特色的暑假作業、更加豐富的教育活動中收獲成長。
今年,區教委聚焦“課前、課中、課后、作業、課后服務”,制定出臺《南川區中小學減負提質實施辦法》《南川區作業管理十六條》等指導文件。持續開展“問課”行動,實施“5+2”“1+1”課后服務,開設“點餐式、走課式”“保底+特色”課程70余門,課后服務滿意度已達97.9%。同時把“雙減”列為教育督導考核工作“一號工程”,開展常態化教育教學管理督導+“雙減”“五項管理”專項督導。
7月9日起,區教委牽頭,多部門聯動,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暑期校外培訓專項治理工作。在此期間,重點查處校外培訓機構資質不實、安全隱患、違規收費、違規培訓等行為。
今年上半年,區教委聯合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清理審核273個培訓機構,拆除廣告和招牌144塊,停播戶外視頻廣告28條;建立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系統,存入風險儲備金520萬元。全覆蓋開展學科類培訓“回頭看”及專項督查行動6次,處理群眾舉報線索5條,查處違規培訓機構3所,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達100%。
穩步推進“兩個創建”
今年以來,我區持續優化義務教育資源布局,統籌推進“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創成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兩個創建工作。
今年,我區投資4100萬元,改善水江鎮中心校、南川三中等68所學校辦學條件。目前,南川三中校舍擴建、水江鎮中心校運動場擴建工程、南川一中食堂新建工程、道南小學擴建工程均已開工建設。完成碧桂園翡翠藍山配套園移交手續,啟動裝飾裝修工程;啟動回購桐棲學府配套園評估流程,回購協議完善后啟動裝修工程。
與此同時,今年我區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上半年公開招聘教師162名,引進緊缺學科優秀教師16名,多管齊下、廣納人才,緩解城鄉師資不平衡問題,實施教師能力提升計劃,開展師德師風、課程改革、信息技術運用、集團化辦學等培訓項目46個,培訓教師5000余人次。發揮名師輻射力,開展送教下鄉、主題教研等活動38次,培養區級骨干87名,3名教師入選“金山英才”計劃。
全力提升教育質量
水江鎮大橋小學結合學校實際,針對學生評價的多元性和開放性,仿照銀行的工作模式,導入銀行管理理念,引導學生把自己在學校、社會、家里的優秀表現兌換成“笑臉”,存入“笑臉銀行”,定期進行結算。
這種全新的評價方式,建立起教師、家長、學生等廣泛參與的多元評價體系,從重點關注學習表現走向社會實踐,孩子們變得活潑自信了,學習上也更加有干勁了。
這是我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具體體現。今年以來,我區將其作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龍頭工程”,全面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求,修訂完善《學校綜合考核辦法》《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評估方案》《初中學生素質評價實施指南》,將近視防控、勞動實踐、美育水平作為學生素質評價和監測內容。南川中學、隆化職中教師評價改革項目納入重慶市教育評價改革試點。
同時,我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把破解小規模學校發展瓶頸、集團化辦學、電大轉型、教育評價改革等7項納入區級重點改革任務,“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被教育部列為全國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教育成果獲重慶市政府特等獎2項、三等獎3項。
此外,我區全面推進德育一體化,充分發揮“四有八為”區域德育品牌輻射作用,建成勞動教育實踐基地12個、課程200余門。選聘125名法治副校長、輔導員開展法治教育,區教委、馬嘴實驗學校獲全國普法先進單位。
精準助力鄉村振興
8月初,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生源地貸款受理大廳,開始集中辦理助學貸款,學生和家長陸續前往受理大廳辦理助學貸款。
鄉村要振興,教育得先行。今年,我區按照“精準比對、應助盡助”原則,全面落實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學段的學生資助政策,上半年實施各類教育補助、資助4.8萬人次、2730.2萬元。
我區狠抓控輟保學,開展鄉村振興“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活動,實現控輟保學常態清零;對117名殘疾兒童實施送教上門,6~16歲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8.29%,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
同時,持續改善辦學條件,投入專項資金427.04萬元,完成南川一中等校的多媒體顯示屏、學生床等項目建設,配齊農村學校教學設施設備。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常態化錄播室,推進城鄉線上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交流、引進教師400余名,大力支持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助力鄉村振興。
嚴密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暑假期間,“重慶市南川區教育委員會”微信公眾號也沒閑著,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防溺水安全提醒內容推送。
安全無小事,責任重于山。今年以來,區教委堅持保安全就是保民生理念,抓住氣候特點、時間節點,開展“森林防火宣傳進校園”“護佑平安 全民反詐”等活動,用好“兩微一端”新媒體、校園LED,印發校園安全、暑期安全、防溺水家校告知單30萬份,扎實做好防溺水、消防、反詐、禁毒、防災減災、心理健康、防欺凌等安全教育宣傳工作。
同時聚焦重點任務,召開全區教育系統防溺水、疫情防控等專題調度會5次,專題研究23次,實地調研學校23所,開展包片包校網格化疫情防控、防溺水、校園安全督查。結合常態化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深入開展防溺水、校舍、在建工程、交通、消防、危化品、特種設備安全等方面隱患排查整治,強化校園及周邊區域風險管理,不斷提高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和水平,堅決維護校園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