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勇
我們所住的單元樓是三十年前建造的老樓,周邊有不少私人老宅,所以,這兒燕子特別多,一大早,就能聽到嘰嘰喳喳的燕子叫聲,也能看到空中電線上常常落著的紫燕,那個情景也真讓人喜歡。雖然住宅老點,但能有一個安靜的家,也算自在。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樓梯口的墻壁角有燕子貼著墻筑窩,我十分好奇,也很吃驚,因為那個窩下面沒有什么支撐,是光禿禿的墻壁。燕子在搭建的時候,就是將泥草粘在墻角的。這個難度特大,但是,聰明的燕子真是個能工巧匠,它們能將啄回的泥草準確地粘在墻角,搭建自己的“小家”。
不知經過多少天,燕子的窩巢做好了,高高在上,像個小葫蘆,小巧精致。看著那個燕窩,聽著落在旁邊電線上嘰嘰喳喳的燕子叫聲,我想,燕子也許在慶祝,在歡笑,它們終于有了一個溫馨的“港灣”。
這一個奇特的燕窩,自然會引起住戶們的好奇,大家看一看,說一說,贊嘆一下,多日,也就沒人注意了。
有一天傍晚,一群小孩來到這,看見這個燕窩,他們十分好奇。我提醒他們只能看,千萬別戳燕窩,并讓他們看看就走。可其中有個高個小孩,沖著我說他們不走,似乎和我“頂牛”。
次日清晨,那個燕窩被戳了,泥巴散落在樓梯,殘留在樓梯上空的巢痕還像個葫蘆,燕子沒見了……頓時,我的眼前幻影一支長竹竿,像拆遷時的挖掘機一樣,對著燕窩沖撞……
真沒想到,幾天之后,有兩只燕子開始在三樓路燈燈座上搭建窩巢了。這個燈座固定在墻壁上,在我家對門上面。對門的阿姨70多了,經歷過艱難的日子,似乎更同情弱小,她說現在筑巢的燕子就是在一樓樓道被戳窩的那兩只燕子。燕子筑巢難免掉落泥渣,這泥渣正好掉落在她家門前,可是阿姨從不嫌棄,阿姨說:“燕子登門,福祥臨門”那個喜笑顏開的神態,就像自己搬進了新家。
就這樣,那對燕子飛來飛去,啄泥搭建,不知過了多少日子,終于將巢筑好了。那個巢,就像一只蝸牛殼,立在燈頭坐上,飛來飛去的燕子,一定會在里面做一個美夢……
這美夢,便從燕子孵化開始。兩只燕子,他們開始孵化的時候,往往有一只在旁邊陪伴著,那只孵化的燕子在窩巢一動不動,不知過了多少天,小燕子終于出來了,這個時候,那兩只燕子就更忙碌了。更多的時候,總有一只燕子守護在燕窩旁邊的電線上,我走近它,它也不肯飛去,甚至我伸出手臂,它也不飛走,瞪著我,似乎讓我趕快離開。
就這樣,小燕子一天天長大,身上漸漸長出了羽毛,它們幾個爬在巢邊,不時地嘰嘰喳喳叫著,嫩黃的嘴巴期盼著父母啄回小蟲。那個神態,十分可愛。
辛苦一天的燕子,晚上就落在窩巢旁邊的電線上,守護著一窩自己的“孩子”,每每這個時候,它們才能歇息,才能分享與“孩子”共處的幸福,我想,那一對燕子一定很欣慰。
一個月后,小燕子長大了,要出窩了,爸爸媽媽呼喚著小燕子,小燕子爬在窩沿,欲飛不飛的猶豫,讓呼喚的燕子媽媽有些著急。撲棱棱,一只大點的燕子終于大膽地飛了起來,燕子爸媽起飛相迎,小燕子膽怯的落在電線上,那對燕子也落在旁邊,我想,一定在為小燕子加油,一定在鼓勵小燕子……
飛出窩的燕子和大燕子一樣,它們晚上就落在樓梯的電線上,窩巢空著,那個窩巢孵化出了它們的幸福,孵化出了快樂的時光……
“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那一對燕子,營造出了自己幸福的小家,“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那一個燕窩,盛滿了自己的故事,也寫意出了多彩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