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里里
“90”后的童年,是藏在歲月褶皺里的陳釀,經年之后,越品越有滋味。時光悠悠流轉,那些曾經鮮活的片段,如今成了記憶深處最珍貴的寶藏,稍一觸碰,便泛起無盡溫馨與歡暢。
還記得1999年的夏天,校門口的小賣部永遠飄著辣條的辛香。我攥著皺巴巴的五毛錢,看玻璃柜里貓耳朵的紅色包裝袋在陽光下泛著亮光,旁邊是包裝上印著小浣熊的干脆面。老板娘總戴著藍袖套,指甲縫里嵌著零錢的銅銹,她掀開玻璃蓋時,薄荷糖的清涼混著痱子粉的甜膩撲面而來。
那時的書包側袋永遠裝著大大卷泡泡糖,粉色的糖紙折成小船,在課桌的“三八線”上乘風破浪。課間操時,我們用娃哈哈AD鈣奶碰杯,吸管戳破錫紙的“啵”聲此起彼伏。藏在課桌里的星球杯,每次都要翻來覆去找好久的小勺才能吃到。最奢侈的是五毛錢一支的火炬冰淇淋,巧克力脆皮在舌尖融化時,仿佛含住了整個夏天的太陽。還有無花果、大白兔奶糖、跳跳糖……這些零食,不僅滿足了我們的口腹之欲,更承載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放學后的電視機是魔法盒子。五點半準時響起《四驅兄弟》的主題曲,我們舉著自制的四驅車模型在地板上狂奔,直到媽媽的嗓門劈頭蓋臉的吼過來。《哆啦A夢》用裝滿幻想的四次元口袋、戴上就能飛的竹蜻蜓、藏在抽屜里的時光機,守護著我們心中那個“相信奇跡的孩子”。周末的《西游記》重播是全民盛宴,當孫悟空翻筋斗云時,巷子里的晾衣竿都成了金箍棒。“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當《家有兒女》那熟悉的片頭曲響起,劇里負責搞笑的劉星,打掩護的夏雪,總是背鍋的夏雨,讓我們感受著不一樣的家庭溫馨。最難忘的是《數碼寶貝》,多少人曾幻想過自己也是被選召的孩子之一。
游戲機廳是藏在音像店后的神秘洞穴。投幣時硬幣碰撞的清脆聲響,像開啟異世界的鑰匙。魂斗羅、超級瑪麗、冒險島……這些游戲名字,光是念出來,就能讓人熱血沸騰。幾個小伙伴圍在一臺小電視前,手里緊握著游戲手柄,為了顯示自己的操作實力,能爭論得面紅耳赤;為了闖過一道難關,能反復嘗試。游戲中的角色,成了我們的伙伴,與他們并肩作戰,仿佛自己也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
過年時的餐桌是記憶的琥珀。鋁制飯盒里的炸酥肉總是被表弟偷吃,沙琪瑪的甜膩混著瓜子花生的塑料果盤。春晚小品的笑聲穿透窗欞,我們裹著新棉襖在院子里放煙花,煙花棒的火星子濺在棉手套上,燙出星星點點的小洞。零點鐘聲敲響時,餃子餡里的硬幣硌到牙,那聲“咯”響成了跨年夜最動聽的樂章。
這些味道與光影在記憶里發酵成琥珀色的酒。如今當我在便利店買咖啡,看見貨架上的進口零食,忽然懷念起校門口那臺生銹的冰柜,懷念那些用玻璃彈珠換辣條的午后。我們這代人的童年,是架在物質匱乏與精神富足之間的鋼絲——左手握著老冰棍,右手觸摸著最初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