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屜”里的舊時光 藏于心的教育故事
發布時間:2024-09-09 10:05:15 來源:
新聞摘要:

 

  編者按

  教師的“抽屜”像一個萬能的“百寶箱”,一件件“寶貝”記錄回憶,見證成長,承載著師生之間的難忘經歷、深厚情誼。在第40個教師節到來之際,老師們打開記憶的“抽屜”,聚焦一件被珍藏的“寶貝”,分享心底的教育故事。本報今日選登部分故事,展現廣大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感人故事,使全社會走近教師、了解教師、理解教師、支持教師,敬請關注。

  我的老師

  重慶市南川區水江中學校教師 周靜

  隨我四處漂泊最終回到家鄉的,有幾箱書籍和十來本日記。其中一個筆記本是我中學時期的周記,上面保留著丁老師的批語。在新學校工作已兩年,我常常想起我的老師。

  小學畢業那年,墳莊小學外墻邊,班主任帶領十來個孩子進行畢業聯歡。干裂的黃土地做舞臺,茂盛的荊子樹為背景,高懸的太陽是燈光。我被同學們推上去表演節目,班主任也向我投來肯定的目光。站在師生面前,我情不自禁唱了一首《七子之歌》

  就這樣,我在北方第一年的生活結束了。

  新學校叫橋頭中學,要騎上半個小時自行車才能到。我成了寄宿生,兩周才放一次假,起初我很不適應,剛上了一周課就要請假,新班主任竟答應了。于是我便騎車回家住上一晚,第二天凌晨再趕往學校。風啊,吹向路邊綠油油的麥地,就能吹出蕩漾著波紋的溪水;風啊,卷向藍湛湛的天空,就能卷出故鄉的云朵。教室外偶爾有火車鳴笛而過,每每這時,我常常望著窗外發神,跟隨那汽笛聲回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我把遇見的景象和心里的情思寫到周記里,當作語文作業交給丁老師。

  丁老師,是我的初中語文老師。

  丁老師長得白凈,眉目俊秀有神,身量筆挺;常穿黑色皮夾克和西褲,敞著脖頸;聲音渾厚有力。他常常利用學生返校那天的晚自習批閱我們的周記。我每篇周記下面一行常有他用正楷書寫的批語,或一兩個詞的評價,或一句話的感受,或幾行字的鼓勵。又一個周末的晚自習,丁老師叫我到講臺邊,指著一份報紙上一個文學社的通訊地址,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把你寫的周記修改修改,投到這樣的文學社里去?!敝?,他在我的周記本里寫下“……希望你能走一走文學創作之路”的話,又反復寫道:“堅信你會成功。”

  初二時,有兩個同學和我成了好朋友,可后來她們又一個個離我而去。朋友的離開讓我難過極了!我在丁老師和同學面前哭成了淚人。轉眼初三,班上轉來一個女生。她謙和地介紹自己:“大家好!我叫田小萌?!比缓缶统闪宋业耐?。她和我真像啊!不僅身量、相貌,還有出生年月,以及志向。她和我還鄰村!那一年,我和她同學同往、同吃同睡,一同完成了學業,結下真正的友誼。

  大概五六年前,那時的我已回到重慶從教,并在作文教學中施展和磨礪自己的文學才能,而田小萌從事會計工作,寓居在河北省保定市。再次見到小萌,她依舊保持著簡單整潔的習慣:小小的出租屋一塵不染,被褥疊放整齊,一本書在床邊,綠植在窗臺曬著太陽。我因奔波勞碌而略顯浮躁的心在這里又尋得了寧靜和繼續前行的力量。深夜長談,聊到初三的學習生活,她無意說道:“初二那年暑假,丁老師去了我家,跟我說橋頭中學可以給我免學雜費。我媽媽生了四個孩子,還生著病,我爸爸是個農民……”我聽著如夢初醒,心里向著自己人生起點的方向呼喊:

  “丁老師啊丁老師,謝謝您……”

  我為什么會如此懷念我的老師丁老師呢?多少個日夜,我的內心都給出同樣的答案:丁老師對我天賦的發現,對我潛能的激勵,對身處異地孤獨思鄉的我發自內心的關懷,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竭盡所能,默默為學生鋪就一條屬于她自己的道路。為師之德,此已足矣!

  紅梅花開

  重慶市南川區書院中學校教師 羅林衡

  在我的抽屜里,珍藏著一幅簡筆畫,畫上是一枝紅梅,如烈火在燃燒。每每打開抽屜,眼前總能浮現那個叫春梅的孩子,總能聆聽紅梅花開的聲音。

  小春梅是我2013級的一個學生,也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女孩。2001年一個寒風凜冽的早晨,她父親在田邊撿到一個女嬰。那年的紅梅開得特別艷麗,女嬰的到來燃起了這個家庭全部的希望,于是父親給她起名小春梅。

  剛接手班級時,我就發現這個很特別的女生:短短的頭發,樸素的穿著,不喜歡說話,不喜歡熱鬧,永遠只在角落里默默地做作業。憑著職業的敏感,這怕是一株不開花的野草吧。

  開學還沒幾天,班里的學生就對我說,春梅晚上都沒有到食堂吃過飯。開學學校組織了軍訓,不吃飯怎么行。我板著臉教訓她,規定她每天必須吃晚飯,還派了同寢室的同學監督她。她盯著我,也不反駁,眼神一動不動,就像躲在塵霧后的真相,叫人永遠看不懂。我多次找她談過話,可她總是當面答應,背后依然不肯吃飯。我找到她的小學同學了解情況:原來就在這個暑假,她年邁的父親外出打工患上腦梗,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家里的支柱倒了,生活舉步維艱,常常靠左鄰右舍的接濟才能生活,就連學校的生活費都是姑姑承擔的。所以小春梅會悄悄積攢下一個星期的生活費,周末時割點肉,買點新鮮蔬菜,給父親改善伙食……看來,這是一株飽經風雨、孤苦伶仃的幼苗。我的心里多了一份不知是心痛還是惋惜的情愫。

  趁著周末,我帶著幾個學生走進了小春梅的家。她家住在大山深處,我們到時,春梅在地里幫爺爺干活,她父親躺在堂屋涼板床上。原來她父親由于缺錢沒有得到及時醫治,病情加重,導致半身癱瘓,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她父親告訴我們,春梅是個懂事的孩子,承擔了家里全部的家務,為父親煮飯料理、擦洗身子,周末還得洗干凈一家人的衣服,準備好一家人下一周的生活……這該是一株多么堅強而柔弱的紅梅呀。

  我決定幫幫這個小姑娘。悄悄組織班上的學生為小春梅捐款,向學校申請了困難補助,我也帶著我女兒連續幾個周末到她家里噓寒問暖,送油送米,解決她家的實際困難。課堂上,每當她心神不定時,我總抽她問題,并鄭重地給她小組加上一分,讓她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我讓她擔任紀律委員,參與班級事務管理。她喜歡運動,喜歡寫作,我就在晚飯后叫上她打打乒乓球,作文課上念念她的作文……慢慢地,這株幼苗開始返青,拔節生長,笑容重新洋溢在她臉上,和同學也會主動交流,變成了一個陽光開朗、成績優異的小姑娘。2014年,小春梅還被評為了南川區美德好少年。

  畢業的時候,小春梅送了我這幅紅梅簡筆畫。我一直珍藏,它告訴我,只要愛生如子,每一個學生都會灼灼花開。

  小跟班

  重慶市南川區第三中學校教師 張敏

  閑來翻看QQ空間,偶然看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是我的“小跟班”送我的生肖牛鑰匙扣,連著“幸運?!钡目ㄍㄗ帧U掌ǜ裨?021年的6月6日,那份“幸運福”的感受與意義,永遠鐫刻在我的心底。

  初識:相遇的緣分

  2018級高一新生報到那天,第一個到教室的是一個留著短發,走路帶風的女孩,我當時正在一大堆書中忙著。我抬頭看她一眼,笑問道:“同學,你是高一九班的吧,來得正好,幫我整理一下這些書。”她有些詫異:“整理書?我還沒報名呀,我要先找到張老師。”“我就是。來,一起干活!”于是,我們將雜亂的書籍按科目歸類,隨后整齊地擺放在每一張書桌上。同學們陸續到來,看見干凈整潔的教室,無不感到驚喜。

  成長:相伴的時光

  或許是初次合作的默契,或許是我對她質樸性格的認可,從此她成了我的“小跟班”。每天清晨,我組織學生晨跑、監督學生早讀,晚上陪學生自習,有學生學習松懈,我會和他們“斗智斗勇”。我的“小跟班”當然也有發揮作用,我放手讓她大膽地去做班務事。

  有一次,班上同學鬧矛盾,她調解未果,開始焦躁抱怨,我笑著對她說“當‘小跟班’是要有智慧和耐心的。”我告訴她處理班級事務要控制情緒、懂得溝通。慢慢地,我這“小跟班”也當得像模像樣。我常對她說:“看著自己的學生進步,看著我的”小跟班“成長、我很欣慰,心里也更有底氣了?!?/p>

  共進:嚴格的愛

  “小跟班”說我對他們要求太嚴格。的確,我對我的學生有著高標準,曾有同學對我說“我們是學生,就不許我們偶爾放縱一下?”我笑道:“那你們監督我,哪一天我沒出早操,哪一次我上課遲到,哪一堂課我潦草應付,你們給我記賬,你們給我記幾次,我就給你們幾次輕松的機會?!蔽沂桥蠋煟Y合我的社會閱歷,有針對性地給女生開講座,告訴她們要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這樣才會活得有價值、有尊嚴。我常用行動說話,以自身作則,在我的影響下,我的“小跟班”也變得充滿活力,每天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

  收獲:共同的成就

  三年的努力付出,我們班大部分同學都考上理想的大學。其實,每年高考前夕,我都會用特別的方式激勵他們。

  高一那年的6月6日,我給他們每人買了支雪糕,告訴他們這是夏日獨有的甜蜜;高二那年的6月6日,我帶著他們去歡送高三的學長奔赴考場,告訴他們明年今日你們也要滿懷底氣;高三那年的6月6日,教室氣氛有些沉靜,他們靜靜地等著我走上講臺,最后給他們再說點什么,可我看著他們,想起三年來的點點滴滴,實在情難自禁,開不了口。我想,我不需要再說什么了,我要說的都在平常的點滴之中,我要說的他們早已明了。

  珍藏:永恒的記憶

  畢業那天,“小跟班”送了我一個生肖牛鑰匙扣,連著“幸運?!钡目ㄍㄗ?。她還給了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敏姐,從高一起,我就是你的‘小跟班’,我也想永遠成為你的‘小跟班’。跟著你,跟著千千萬萬個誨人不倦、無私付出、身正學高的‘你’去做一點事,去發一點光。你的那個感受到幸運的‘小跟班’,你的那些感受到幸運的‘小跟班’都期待著和你再見?!?/p>

  關上QQ,站起身來,窗外的世界是那樣的明亮,那樣的精彩。

  流淌在抽屜里的故事

  重慶市南川區南平鎮中心校教師 黃大利

  在辦公室打開抽屜找資料時,偶然間看到了兩只水杯,一時間許多舊事涌上心頭。

  一個水杯上印著“黃老師你辛苦了”,這是一份來自我二十年前的一位學生小強的溫暖問候,我又想起了和他的過往。

  小強父母體弱多病,家庭經濟困難,每學期只有他的學雜費最難收。有一年開學報名,他羞澀地扯著我的衣角把我叫到辦公室外問道:“黃老師,我的學費能不能扯折耳根來抵?”我望著他那雙期待的眼睛,心痛涌上心頭:“傻孩子,你以后的學費由我給你交!”望著小強高興遠去的背影,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今這位學生也成長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在心里默默祝福他!

  另一個水杯,是南平鎮人民政府贈予我的珍貴紀念品,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禮物——“第二十個教師節紀念”。此時我已任職十四個年頭,這個普通的水杯,記錄著我青春的流逝,也裝載著我獻身教育崗位的初心和使命,更寄托著我從事教師職業無怨無悔的熱愛與執著!

  抽屜的角落,還有一幅字畫,上面寫著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大展宏圖”。這幅字畫,是許多年前一名學生畢業時贈予我的禮物,飽含了他對我的祝福與期待。每當我凝視這幅字畫,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對過往努力的肯定,也是對未來征途的憧憬。

  抽屜里的世界除了這些孩子們的溫暖與祝福,更多的是我的工作筆記和教學設計。看著這一本本越寫越厚,越放越舊的筆記,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忙碌又充實的時光,這些筆記記載了我每一個教學靈感的閃現,每一次課堂實踐的反思,它們不僅是我教學智慧的結晶,也是我與學生共同成長的證言。

  歲月流轉,教鞭換新,但有些東西,如同傳家寶般,承載著教育者的情感與回憶,被小心翼翼地保存下來。這些藏在抽屜里的老物件,雖然價格不高,但又“價值不菲”,盡管默默無聞,卻以它們特有的方式,記錄著、講述著我作為一名教師的舊時光。它們見證著我的付出與奉獻,記錄了我的成長與變遷,它們是我抽屜里的寶,是我獨有的歲月故事,它們提醒著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份對學生的關愛與責任,那份對知識傳承的執著與追求始終不變。

  關在抽屜里的美好

  重慶市南川區文鳳中學校教師 王云

  我抽屜的一角,靜靜地躺著一本陳舊的相冊,活動照、畢業照、師生照都羅列其中,這是十多年來我教學生涯的真實寫照。其中一張照片很模糊但異常珍貴,它是十四年前我成為教師,第一次帶班、第一次當班主任、第一次帶領學生參加籃球比賽時留下的合影。如今照片中的我依然是一名教師,但照片中的學生都已長大成人?;仡櫾谝黄鸬狞c點滴滴,更多的是幸福與感動!特別是那次逆風翻盤的籃球賽,全班團結奮進的畫面至今歷歷在目。

  我們隊的隊員個子都不太高,對手卻個個身強體壯、技術出眾,實力雖然懸殊,但我們并沒有退縮。比賽中,我隊隊員全力以赴,有的如獅子般勇猛,雙手將球護在胸口,利用身體的沖力,硬生生地頂開防守;有的忽左忽右,一個箭步向前沖,巧妙地繞過防守,疾速運球,起身一躍,身體如彈簧般伸縮。賽場上緊張激烈,賽場下觀眾沉浸其中。這時,雙方陷入膠著,關鍵時刻,隊長布置了重要一擊的戰術,球員們心領神會,一個擋拆配合后,小何接球,他巧妙地避開防守,毫不猶豫地遠投,籃球猶如離弦之箭,直飛籃筐。團隊的精心配合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報,歡呼聲、掌聲再次如潮水般涌起。最終,經過激烈的角逐,我方球隊取得勝利。

  經過這次比賽,我們班的班級凝聚力更強了。早上5點多的操場有一起跑步的身影,中午的教室有一起午休的畫面,晚上10點多的寢室有互道晚安的溫馨,周末有一起去我家吃麻辣魚的快樂……我們陪伴著彼此,一直走到畢業季!

  在抽屜的另一側,靜靜地躺著一支已經磨損的鋼筆,那是我第一次獲得“優秀教師”稱號時學校頒發的獎品。我用這支鋼筆寫過無數教案、送給學生許多暖心的話語,每一筆都承載著對他們的期望與鼓勵。如今,雖然它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澤,但在我的心中,它永遠閃耀著最耀眼的光芒。

  抽屜里還藏著一本特別的筆記本,封面已斑駁,那是多年來對每個特殊學生成長記錄的匯總,每一頁都詳細記錄著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情況、思想變化以及對學生的鼓勵與引導。這些文字不僅僅是對學生成長的見證,更是對學生深厚情感的寄托。每當看到這些記錄,我總會變得格外溫柔,仿佛能透過文字,看到學生們曾經的天真與努力,更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與自豪,因為我知道,自己正在用愛與責任,為每一個學生的未來鋪設著堅實的基石。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