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談邦俊
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雙減”已有兩年,但由于部分學校和教師對“雙減”理念的理解偏差,在教學過程當中做了許多減法,出現了一些不讓學生背書包回家,不給學生留作業,不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過深過難知識的現象。然而這并不是真正的做到了減負,對于數學這種較為抽象性的學科來說,沒有透徹的教學,只會讓學生家長課下再參與輔導班補習,給學生們造成了更大的負擔。真正的減負應該是要加強課堂教學的常規管理,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進而實現減負增效。“雙減”背景下給小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教師們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
一、“雙減”政策的優勢
(一)契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雙減”政策的提出就是為了契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當中以學生為主體,重視、理解、尊重、愛護學生,不斷的幫助他們提高和發展自身的價值。教育最本質的工作就是為了培養人才,這也是教師們最重要的職責。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不斷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不同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了解自我,發現自我,找尋自己的潛力,把學校教育行為轉變為學生的自我教育行為。在教育減負的背景下,教師要擔當重要職能,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也要進行自我減壓。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也要充分意識到教師本位,在工作過程中善待自己,保持身心健康、積極進取的狀態,以最好的姿態感染學生,富養學生心靈,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二)給予學生相對自由的空間
“雙減”政策對于學生來說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大大的減少了學生們的學習負擔,給了他們相對自由的空間去發展自己的愛好。首先,它減輕了義務階段學生們的作業負擔。大部分學校為了追求學校的升學率、優秀率,主動給學生們提供課后服務,要求學生們參加早晚自習和周末補課,據調查研究顯示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占總數的85%。另外,“雙減”政策的落實減輕了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大部分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會使他們迫使孩子參加各種學科類培訓或者是發展特長的非學科類培訓。隨著雙減政策的實行,大部分學科類的培訓機構內已經空空蕩蕩,學生們都過著豐富多彩的周末生活。無效學習時間的縮短,自然給學生們享受課余生活留夠了時間,更加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一)增加課堂的教育元素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管選擇哪種教學方法,只要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都是好的方法。把新的教育元素滲透,融入到數學課堂當中可以更好的提高小學數學的學習效率。例如把“聽、說、讀、畫”這些類似于語文、藝術課堂的教育元素引入到數學課堂當中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說”就是讓學生們嘗試著自己上臺講題,這是培養鍛煉學生們口才能力的一種方式。推出數學講堂,讓學生們按照順序在每節數學課前五分鐘進行演講與數學相關內容,這大大豐富了學生們的數學知識,鍛煉了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演講能力,也讓學生們在聽、說的過程中溫故知新。“畫”主要是讓學生們自主畫出自己的數學知識樹。這是思維導圖的一種外化形式,它可以讓學生們把所學的知識更加的系統化、結構化和可視化。學生們根據自己實際的學習情況和自己喜愛的方式方法畫出知識樹,羅列出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種個性化的學習可以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數學知識系統化的理解。
(二)做好課前工作,打好互動基礎
“雙減”落實以后,學生們將會減少一些課后作業,預習工作也在被弱化,所以數學教師要在課堂內完成對數學基礎知識的鞏固,這給教師的課前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準確的理解數學教材,提高對教材的研讀能力,充分的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各個環節,編寫教案。好的課堂互動往往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游戲互動、情感體驗、交流互談、課堂問答都不失為是好的互動手段。使用多媒體輔助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好PPT,在幻燈片中插入多種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多重互動,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們的學習訴求,同時創造出積極的課堂氛圍。
(三)注重學生的情感需求
“雙減”政策的提出就是要求學校、教師必須關注學生們的情感需求,清楚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東西,減輕額外負擔,更好的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當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更需要一些情感關懷。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們的內心,以學生的角度為考察教學。要重視內部動機的激發,就是讓學生們由衷的從內心愛上數學學習,鼓勵他們充分自由的發揮自身的作用,拒絕一些盲目的勤奮和無用的學習。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也是學生情感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也能夠制約教學效果,影響學生們的人格健康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抱有真誠,對學生遇到的問題予以理解,切身體會他們的心情。在面對學生學不會和學錯的情況下,不能急于批評,應該是熱心關懷,積極的幫助他們尋找錯誤的原因,幫助他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同時要積極的倡導“雙減”方針,讓學生們明白勤奮的意義。學習并不是短期的工作,而是一輩子的生存狀態,在學習過程當中不要產生無所謂的焦慮和不必要的負擔,讓學生進行自我減負。
“雙減”主要是為了減輕學生們的學習壓力,改變學生們對于學習枯燥無味的固有觀念,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學校和教師要意識到“雙減”政策并不是減低教學質量,而且追求更高效的目標。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的更新豐富教學方法緊跟時代步伐,切實的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系重慶市南川區沿塘小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