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先暢
許多小事是不能小看的,我們能夠于細微處見精神。
近日,我參加公民導刊雜志社和南川區人大常委會聯合組織的浙江大學南川區人大干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浙江文華大酒店的電梯里,看到兩幅品讀驛站的公益廣告,包括好書推薦,友情提示:可讀,可借,可買;買書可享受85折優惠。
我特地找到酒店接待大廳一角,看到《紅船》《干在實處勇立潮頭》《習近平在浙江》《習近平講故事》《美麗中國經典線路》《王陽明全集》《全球通史》等圖書陳列在品讀驛站的書架上。
我取下幾本圖書,坐在沙發上翻閱。之后,在酒店前臺登記,把圖書借到房間慢慢品讀。
進餐時,我發現這個品讀驛站延伸到了酒店6樓的自助餐廳,顧客們可以一邊就餐一邊品讀,讓物質與精神食糧相伴入胃。
小小的品讀驛站,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能發揮什么作用,我一時說不明白。
但是對于我,多品讀品讀喜歡的書,怡情益智,那一些閑暇時間便成了詩意時光。
我想,品讀驛站雖然小,但其價值和內涵意義并不小。
據杭州網6月9日報道:在“千萬工程”實施20周年之際,浙江組織開展了主題采訪活動,10多家中央媒體以及浙江省級媒體合計80余人組成采訪團,走進杭州、湖州、紹興、金華四地鄉村采風。位于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的梅林村也是其中一站。作為“千萬工程”重要起源地,從2002年12月15日開始至今,梅林村20年持之以恒,通過美麗鄉村、共富鄉村、未來鄉村的迭代升級,實現美麗蝶變。
我們有幸走進梅林村美好生活中心,“幸福感”“未來感”盡在眼前。
這里集聚了蕭山多個“第一”:第一個村級電力(低碳)服務驛站、第一個鄉村“未來居”展廳、第一個智慧慈善工作站、第一個24小時鄉村數字書房……
無獨有偶,梅林村創建了24小時鄉村數字書房。我們看到,除了一本本實體書籍,一排排聽讀機還提供各式有聲讀物——讀書成了梅林人的日常。
小小的數字書房,在梅林村的美麗蝶變中發揮了什么作用,我一時也說不明白。
我只知道,梅林村村域面積只有區區1.88平方公里。現有農戶629戶,戶籍人口2382人,常住人口3587人,在冊黨員122名。
小小的村莊,打造出以中國包裝龍頭企業浙江愛迪爾包裝集團公司為工業先導、具有村域經濟特色的工業基地,帶動衛浴、紡織、服裝、五金等行業迅速崛起,還先后獲得浙江省全面建設小康示范村、文明村等榮譽,繪就了共富新畫卷。
梅林村不斷更新鄉村生活“打開方式”,一幅“美麗鄉村+數字鄉村+共富鄉村”的鄉村全面振興圖景徐徐鋪展,讓我們從中看到“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深化提升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迭代升級為“千村未來、萬村共富”。“千萬工程”的內涵不斷深化、外延不斷擴展、成果不斷放大。
我想,梅林村雖然小,但其作用和示范意義并不小。
一天后,我們乘車前往嘉興南湖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南湖革命紀念館,乘船登上湖心島參觀煙雨樓、一大紅船等小景點,接受“四史”教育,重溫入黨誓詞,感悟紅船精神。
鴉片戰爭后,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
幸而,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國社會的劇烈運動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斗爭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從上海轉移到浙江嘉興,在南湖的一條游船上勝利閉幕。一個大黨誕生于一條小船。
小小的一只游船,在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到底發揮了什么作用,我一時更說不明白。
我只知道,中國共產黨從此引領革命的航船,劈波斬浪、開天辟地,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紅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
紅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時代高度、發展方向和奮進明燈,是鑄就在中華兒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
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
一百年來,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勵和鼓舞著中國共產黨堅持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勇當舵手、引領航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2010年5月,南湖景區創建為第一批全國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9月6日,國家旅游局批準南湖旅游區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嘉興南湖水域面積只有624畝,湖心島面積僅有17畝,我們所參觀的紅船也不大。
我想,紅船雖然小,湖心島雖然小,嘉興南湖雖然小,但其功績和歷史意義并不小。
見微知著,以小見大。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愿做;或者小事做不成,大事做不好,都是不足取的。我們所做的小事,其實并不小,做好每一件小事,必能積小為大。我們所說的小節,其實并不小,注重每一個小節,必能成就大節。
我想,小中有大,大中有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抓大不放小,以小去博大,必能攻克難關,功成名就,還能大小并舉,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