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清
在我小時候,父母總是會給我講一些關于家風的事情。那時我并不能理解和體會,總感覺這些東西跟我沒關系。但當自己有了孩子,也成了一名母親后,我才逐漸明白父母當初講這些故事的用途和深意。
我家的家風就像一把金鑰匙,打開了我們每個家庭成員的心扉,讓我們能夠擁有彼此真摯的感情。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誠實、正直、敬畏、尊重,以及做人的一些最基本的道理。
以前的單位旁邊有一家副食店,因為離得近,單位里的人都喜歡在他們家買東西。禮拜天,女兒偶爾跟我去單位,也在他們家買早點,老板娘很喜歡她,經常讓她幫忙守店。
一天,女兒自己去買早點,不一會兒就拿了一個紫米飯和一杯豆漿回來了,說阿姨不在,等一下再去付錢。我心中一驚,便讓女兒先跟我去付錢,再回來吃早餐。
回到家中女兒很是不解,我就告訴女兒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孩子,他去鄰居家借雞蛋,看鄰居不在家,就自個兒把雞窩里的蛋拿回了家,殊不知這一切正被在家中洗碗的鄰居看見了,鄰居就逢人便談,說這個男孩子偷了他們家的雞,還拿了他們的蛋。很快,整個村都知道了這件事,于是沒人再愿意跟男孩做朋友,長大成人后,也沒有女孩愿意嫁他為妻。
聽完這個故事,女兒的臉都綠了。她終于明白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實際上卻是我們人生之路不偏離軌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要牢記,要想成為一個稱職的人,標準和檢驗都是我們自己。
如今,一晃二十多年過去,女兒大學畢業走上了教書育人的工作崗位,外孫女也背起小書包走進了幼兒園的大門,我經常和外孫女一起講故事,一起閱讀那些富有哲理的名言佳句。而這些故事的背后,恰恰就是我的父母傳下來的家風!站在家族長輩的視角,我也十分驕傲自豪,卻又不得不警醒自己,要高標準、嚴要求,向家族的長青之樹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我們的人生,需要一盞航標燈,時刻照亮我們前行的路,這盞航標燈就是我們的家風。只有我們家風、社會風氣良好,才能夠把我們的人生過得更加圓滿和有意義,而我們的行為也要符合自己的標準,才能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溫馨的家風,給我們帶來了濃濃的教育意義。我們不僅能從中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會讓我們在品德、社會意識和情感上不斷得到提高和升華。還能讓我們學會真正的人性美好,并用美好的希望和信念去面對未來的每一天,達到心靈的寧靜和平和。
家風還是傳承的精華,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它對我們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讓我們走上成熟和穩健的道路,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