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鮮”里藏春天
發布時間:2023-03-15 09:17:25 來源:
新聞摘要:

  

  董國賓

  春天如綠翡,越來越給人無限的念想和翹盼。富足的肉食已填滿了人們飽足的胃囊,只待鮮亮亮的春天,在轉瞬即逝的時令節點上,送來鮮翠翠的春花、春菜。

  春天還嫩得像花骨朵時,人們已在一天暖過一天的春光里,開始尋摸味蕾的新鮮和大自然的賞賜了。綠嫩嫩的野薺、春韭率先登場。隨著春日時令魚躍似地往前走,春筍、水蘿卜、豌豆頭、芝麻菜、馬齒莧、錦雞兒花、椒蒿,苜蓿、香椿、槐花、榆錢,也排著隊蜂擁過來。這些春賜可賞可餐,可詩可畫,雖俗亦雅,雖唾手可得,可樣樣奉為佳品。若拿來夯實在家家戶戶的真實生活中,那就逐個大口去嘗鮮吧。

  野薺、春韭不用多說。越過寒冬,春一招手,過不了幾日,野薺菜從地壟、田埂、土壩上冒出頭來。蝸居一冬的人們,沖在開春之元的微寒春光里,去野地挖薺菜,比趕個早集買魚割肉還要迫不及待。遼曠的綠野上,波浪般潮涌著一撥撥一片片趕早摘鮮的人。他們蹲著,走著,又或低頭俯身,左顧右盼,一把把小鐵鏟將野薺菜,送進了春風歌吟的提籃里。

  初春正值素味寡淡,嫩油油的野薺菜便成了人們吃春的頭一道鮮。原本雞蛋薺菜餅、鮮味薺菜羹、薺菜餡大餃子的十足引誘,早在冬日退身之前,就已鉆進了他們的思想,大放異香呢。飽了這些美味,遂上一份心愿,韭菜合子、春韭炒河蝦、韭菜烀餅閃了個身,又跟過來。趕上了這道鮮,無須敏捷的思維與冥想,“夜雨剪春韭”的古言美句,也會自個兒冒出來。此時油光滑膩的嘴上不說,心里也忍不住訴一下衷腸,嘗一口鮮,仍是春好啊!

  再往前走去,萬物爭相生發,一株株,一叢叢,誰也顧不得多瞧誰一眼,相互之間連打個招呼的心思也成了一紙空白。昨天還是葉尖如針,倏忽之間便青葉簇簇了。野蔥、蒲公英、野芹菜、馬齒莧、春筍、紅櫻桃,就這樣紛紛登場。單說春筍的嫩滴滴,馬齒莧的青野勁兒,紅櫻桃的艷姿含情,野芹菜的青蔥范兒,只要被視覺捕捉到,即便不烹成美味吃上一口,走進心里的也是快樂自足。可是,迎面走闖來春鮮,未嘗怎得春滋味,于是一盤盤蒜蓉蒲公英、馬齒莧菜卷、春筍白拌雞和一碗碗小米櫻桃粥,總是在大好春光里,鮮活了人們的好生活。

  春天濃過一半,香椿樹給天空送來一樹春香。鮮綠的香椿小葉片,一邊追趕春潮,一邊隱隱散發香郁。春行的人似乎等了很久,才等到了這春菜的又一抹鮮。將香椿菜擺上春盤,無可爭議地占據了春菜宴的半壁江山。嫩嫩的牙片兒,尋尋常常,紫紅泛綠,卻能讓人在舌尖上領舞春光。當下,新鮮的香椿并不鮮見,從樹上摘來,或買了捆成小把的香椿,用來炒雞蛋或拌豆腐,或變著法兒做成蝦皮拌香椿、舂香椿、黃花魚香椿和炸香椿魚,哪一道香椿菜,都滿口濃香和新鮮。

  深濃的春天,椒蒿躲在山野、林緣、田邊、路旁,搖晃起迷人的姿影,同為春色中可餐的喜人之物。椒蒿,學名龍蒿,又名狹葉青蒿、青蒿。若取來兩片揉搓,其味濃烈辛香。食之似薄荷,又比薄荷的輕柔多了一分熱烈,麻而微灼的感覺蔓延舌尖。作為春菜,這奇特的椒蒿可焯一下涼拌,還可與羊肉爆炒,做成椒蒿土豆絲、椒蒿魚,包椒蒿餃子亦為家常。山里人家飲酒后,喜歡來一碗椒蒿湯飯,以解酒醒神。椒蒿如芥末,不少體健力壯的漢子,連同婦人小孩,偏偏獨愛椒蒿飯,喜愛這道鮮。椒蒿多生于山坡、草原、林緣、路旁、田邊及干河岸。

  春事中,惹人的要數一樹樹槐花白了。鄉間的刺槐開花,是春分過后的事。別的園子里已繁花落盡,河邊彎柳也退去風騷,默默的槐樹才趕在春天轉身離開之前開出花朵來。這一開,村落里像下了一場雪,院子里也便有了月光落地的聲音。這個季節鄉下人最不可錯過的事兒就是采摘洋槐花。往昔的村落里,家家戶戶都有刺槐守家護院,槐樹的影子隨處可見,村里人像種莊稼一樣栽種它們。刺槐在鄉下極普通,開的花瓣也不大,狀如張開翅膀的白色小蝴蝶,但它們潔白又清秀,一串串散發著香氣和笑意,按說在鄉間也極具美感和誘惑。要是將它們入口,還真別有一番風味呢。

  槐花的吃法很多,蒸、炒、煎、做成餡和湯,變著法兒做出的都是美味,鄉下人最喜歡把槐花做成槐花餅了。槐花和榆錢相似,它們先后長出來,都是村落里房前屋后守家護院的樹開出的花,既可觀也可餐,鄉下人真是有福氣。

  踏實的人們惜愛春天的“一口鮮”,更愛豪情滿懷和喜悅的春天。人們去春天嘗口鮮,還嘗出了春天的生機與期冀,嘗出了一場盛大生命的初始與勃發。這濃濃春菜的味道里,更藏著一個飽滿的春天呢!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