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呵護學生“明眸亮睛” 重慶南川區扎實做好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
發布時間:2023-01-19 09:34:17 來源:
新聞摘要:

 

11111111

 

  馬嘴實驗學校在“小小李時珍”課堂上開展食藥兩用護目湯劑熬煮實踐活動。

  

3333333333

 

  馬嘴實驗學校師生在制作護目香包。

  

222222222

 

  北師大南川附校學生在做眼保健操。 

 

333333333

  “愛眼”主題手抄報。(圖片由南川區教委供圖)

  記者 劉曉娟

  近年來,重慶南川區高度重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通過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充實專家團隊、強化健康教育、改善辦學條件等工作舉措,推動全區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2022年,南川區學生近視率比上年下降0.93%,經驗做法被教育部辦公廳以《關于印發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經驗做法推廣清單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22〕26號)推廣。

 

  集聚各方力量 系統構建近視防控體系

 

  近視防控,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集聚各方力量。為此,南川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社會參與”原則,成立近視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強化“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在推進《重慶市南川區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過程中,南川區教委、區財政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等8個相關部門認真履行近視防控職責,通過召開聯席會、推進會及信息通報和督查考核等多種方式促進部門聯動,凝聚部門合力,發揮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社會參與”的工作體系的積極作用。

  2022年,南川區投入200余萬元專項用于學生近視篩查,區衛生健康委“智慧醫療”官方云平臺新增“學生健康系統”,完善了學生視力檔案,其他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綜合防控。

  同時,落實近視防控監管措施,加大視光行業監管力度,常態開展眼科醫療服務行為監管,拉網式檢查眼鏡制配場所,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劣質產品等情況。共出動執法人員216人次、檢查眼鏡制配場所49家,檢查覆蓋率達100%。

  南川區還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對相關部門的績效考核和鄉鎮、街道績效考核。建立以區教委為主導的工作責任機制,以健全規章制度、規范管理為核心,逐級簽訂責任狀,壓實責任,實行近視防控“一把手責任制”,抓實視力綜合干預,建立區、鄉鎮(街道)、校、年級、班級等多級管理體系,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推進的近視防控網絡。

 

  強化隊伍建設 不斷壯大專業保障力量

 

  2020年,南川區衛生健康委牽頭、區人民醫院協同,引進醫學背景眼科專業高級人才,搭建區級眼科醫療專家團隊,成立了區兒童青少年視力防控中心。

  南川區兒童青少年視力防控中心成立以來,利用優質的醫療資源、專業化的眼科醫療服務,從預防和治療等方面著手,依托眼視光配鏡中心,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先后進校園、進社區宣講近視防控知識,開展“用眼、愛眼、護眼”專項知識培訓和護眼常識現場示范指導。與區教委合作開展近視建檔,了解我區中小學生近視現狀,作出預防、治療等科學方案,減低近視發生率,降低高度近視占比,推動我區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科學化、專業化、規范化。

  除了校外,在校內,南川區全面落實校醫配備政策,配全配齊學校近視防控專兼職人員,建立以專家、校醫、保健教師為骨干,涵蓋校領導、班主任、志愿者等多元化視力健康管理隊伍,為學校開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中小學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工作覆蓋率達到100%,健康教育開課率達100%,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及健康行為養成率達98%以上。

  南川區還統籌屬地資源,協調落實區婦幼保健院、相關鄉鎮(街道)屬地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資源,開展學齡前兒童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年4次以上的近視監測篩查,建立記錄、分析、建議、復查、跟蹤“五維一體”的學生眼健康檔案,形成上下協同、區域聯動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良好工作局面。

 

  近視防控“加減乘除” 變一般監測為主動干預

 

  近視防控,需進一步改善孩子們的衛生健康條件。

  如今,走進南川區任何一所學校的教室,明亮的燈光,護眼的綠色黑板、亞光書寫板,以及符合學生身高要求的標準課桌椅,給同學們創造了良好的護眼學習環境。

  近年來,、南川區按照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投入210余萬元升級近視防控設施,為全區學校添置綠色黑板、亞光書寫板等設備947套、標準課桌椅26228套,打造學生良好用眼環境。

  改善設施設備是做好視力防控的前提,南川區還通過教管中心劃片包校網格化管理、動態化監控防近視,做好近視防控“加減乘除”,由過去的一般監測變為主動干預。

  以“健康教育”做好加法。更加科學制定線下線上“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和“愛眼日”等主題活動為契機,開展愛眼知識科普講座142場次、防近視主題班會2166場次,征集“愛眼”主題黑板報、手抄報、主題征文等1萬余份,線上教學后開展愛眼護眼科普直播34場次。

  以“五項管理”做好減法。線下教學,實施“三課聯動”,打造高效課堂;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為避免學生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各學校制定合理的線上教學時間表和課程表。線下線上教學均執行“課業減負”,規范布置學生作業,減輕學生負擔。“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組織學生防近視優質課大講堂,賽出學生近視防控知識水平。同時,加強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日常監管,保障學生睡眠時間,減緩低齡近視趨勢。

  以運動、“兩操”做好乘法。堅持每天落實兩次“護眼”工程。每天安排運動課一節,兩課之間落實一次眼保健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持續深入開展“陽光體育”,實施學校體育藝術“兩大全員活動”,舉辦適合兒童青少年參與的田徑比賽、羽毛球比賽、啦啦操及大課間比賽等體育賽事。開展學生才藝大賽、中小學生藝術活動月等藝術活動賽事,讓全區7萬余名學生均享有展示和鍛煉機會;打造“課后延時”特色活動,創辦“走班制”學校書法協會、音樂協會、籃球協會、棋類協會等特色項目鍛煉,形成“校校有活動、人人都參與”的局面。區內兩個體育場館和1247個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免費向兒童青少年開放,營造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防近視管理”做好除法。投入專項經費,打造近視防控教室,發放8萬余份眼健康核心要素桌面標簽,督促學生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讀寫姿勢,通過坐姿、光照、距離、藍光、紫外光五個維度改造不達標視覺環境;網課學習期間,任課老師對學生學習時間及用眼情況和讀書寫字姿勢隨時進行指導、提醒,全力扭轉“重治輕防”傾向。

 

  宣傳教育與治療干預并重 積極營造近視防控良好氛圍

 

  “丁香、陳皮、廣藿香、艾葉、石菖蒲、決明子……都要裝進香囊里,一樣都不能少。”近日,馬嘴實驗學校校長劉霞和教導副主任羅靜還在校舍里為孩子們準備香囊。

  “這些中藥材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孩子們拿在手上,能起到一定的防治近視的作用。”劉霞說,該校趕在年前裝完這300多個香囊,春季開學時讓學校的每一個孩子都掛上一個。

  近年來,馬嘴實驗學校作為重慶市中醫藥文化示范學校,通過抓好中醫防近視試點學校工作,積極探尋防近視妙招,結合學校的中草藥特色課程,利用中醫防控近視。在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區中醫醫院以及區中小學衛生保健監督管理所的指導下,馬嘴實驗學校積極探尋中醫眼科傳統外治“霧、熏、熨”三法。

  “熏眼法就是通過蒸汽的溫熱作用加速血液循環,改善角膜的營養狀況。”南川區中小學衛生保健監督管理所所長唐睿介紹,熨眼法則是孩子們用雙手搓熱勞宮穴所在部位熱敷眼睛10~20次,改善血液循環、加速眼部新陳代謝。

  同時,學校還充分利用“營養改善計劃”工程,結合營養餐食譜和學校的教學特色,為學生配備了一些清肝明目的菜品,例如海帶決明湯、牛肉胡蘿卜等。

  近年來,南川區持續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北師大南川附校、隆化二小、西南大學南川實驗幼兒園、區示范幼兒園作為首批四所市級近視防控示范學校,多措并舉積極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提升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同時,南川區堅持視力防控宣傳教育與治療干預并重,運用網絡大數據實時監測全區學生視力狀況,健全學生視力健康“一生一檔”電子信息檔案,及時反饋“兩率”,開具異常學生眼保健“處方”,有針對性開展專業醫療診斷與醫學矯正。

  南川區還積極發揮區教委、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文化旅游委等部門和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圍繞全國“愛眼日”,實施行政推動、宣傳發動、課程驅動、上下聯動,利用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電子屏幕、校園廣播站、板報等宣傳平臺,開展“保護眼睛,預防近視”大型公益宣傳系列主題活動,宣傳科學用眼知識,營造濃厚防控氛圍。

  同時,堅持以“老師教授,家長督促,學生改變”為方向,實施家校聯動,深化防控效果。通過家訪、電話、家長會、家長培訓、科普直播等多種方式,讓每位家長掌握近視防控知識、了解孩子視力變化趨勢;區教委編印并免費發放《中小學生近視防控手冊》7萬冊,張貼中小學生愛眼護眼科普掛圖1300幅;全區學校開展主題宣傳、家長開放日,印發“一起行動,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致家長的一封信10余萬份,全面宣傳近視防控知識和方法,積極引導家長以身作則,形成學校、家庭共同督促孩子注重眼健康的良好局面。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