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有記性
發布時間:2023-01-13 10:56:25 來源:
新聞摘要:

  

  趙自力

  我一直相信,味蕾是有記性的。

  有一年冬天,我剛到記事的年齡吧。父親帶著我從外地回老家,為了節約十幾塊錢的路費,到了縣城后我們走小路回家。還沒走到一半天就黑了下來,整個人又冷又餓。路過一個遠房親戚家,我們想烤會火再走。一進門就聞到了烤糍粑的香味,香得人直流口水。主人知道我們還沒吃飯時,連忙下了一大鍋油面,一溜兒盛了幾大碗。那面飄著辣椒油,剛煎的糍粑,放面湯里一泡,軟軟的,糯糯的,吃起來非常過癮。記得我們當時每個人都吃了兩大碗,還喝了半碗面湯,一邊打著飽嗝,一邊跟主人家道謝繼續趕路了。

  印象中,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糍粑面了,直到現在,還滋潤著味蕾的記憶。

  每年除夕年早飯,父親必然要做一道菜,就是燉豬腿。豬是黑豬,一般是自家喂的,那時家家都有豬。豬食頓頓煮,從來不喂飼料,豬長得慢,也不是特別肥,但味道特別香。豬腿不蒸不煮,放土罐里用文火燉,越燉越香。常有人串門,推開門就說“好香啊,在燉豬腳噻”。頭天晚上燉得差不多,就提土罐放一旁,第二天清早起來接著燉,加些板栗花生米之類的。吃早年飯時,把整個罐子放在桌子上,每人盛一大碗。那土豬肉濃稠的湯,饞人的香,就著自家煮的老米酒,別提多愜意了。后來,家里開始不養豬了,黑豬也不怎么常見,豬腿都是超市里買的。每年的年早飯,父親照樣要燉豬腿,似乎沒有燉豬腿就沒有年的味道。但總覺得沒有以前的好吃,似乎少了一點兒時記憶里的味道。

  每年進入臘月,爆米花就開始被孩子們裝進口袋里,隨手抓一把,一口口嚼出冬天的香。炸爆米花的地點,一般總在那棵大柏樹下,避風朝陽,曬太陽的人也格外多。盛兩碗米,撿些干樹枝就夠了,剩下的就是等那“砰——”的一聲響。白氣彌漫中,小孩子們沖向爆米花機,雪白滾燙的爆米花,倒在竹筐里,伸手一抓,滿手沾香。剛出鍋的爆米花,嚼起來咯吱咯吱響,香噴噴的,還帶著一絲甜味兒。印象中,那爆米花像是冬天怒放的花朵,是臘月里最具吸引力的美味。即使現在,每年臘月,我在街上看到有炸爆米花的,往往就挪不開腳步,要看一看,買點嘗一嘗,總想找回點童年的記憶。

  味蕾記性最好,它永遠忘不掉童年的味道。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