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向市民發放宣傳手冊,講解環保知識。記者 劉曉娟 攝
南川網訊 近日,我區在鼓樓廣場開展“六五”世界環境日志愿服務集中宣傳活動。
活動中,工作人員向市民發放宣傳手冊,講解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分類、法律法規等環保知識,倡導綠色環保生活方式,進一步提升公眾對環保知識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日常節約資源 減少能源成本
工作人員介紹,日常生活中要養成節約用電的好習慣,少開空調,盡量使用節能燈和節能無氟電器。社區或者家中所有日常使用電器在使用完后要隨手關掉電源,不同時開著不用的電器。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節約每一滴水。要做到每次用完水隨手關水龍頭。水龍頭的水流不要扭到最大,洗澡盡量用淋浴,健康方便快速又節水。涂洗發露和沐浴露時可關閉噴頭,沖洗時再打開。在澡盆洗澡時,水不用放太滿,1/3盆足夠用了。
盡量少用一次性制品,自帶飯盤用餐,少用一次性餐盒。在商超內買東西時,少領取塑料袋,上街購物時帶上一個購物袋。少用一次性筷子,外出就餐時,可自備筷子或勺子。少使用紙杯、紙盤、塑料保鮮膜等。少使用木桿鉛筆,因為制造木桿鉛筆需要大量的木材,可以選擇自動鉛筆。
做好垃圾分類 減少環境污染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市民可以在家中設置三個垃圾筐,一個是可回收物,包括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等;一個是不可回收物,包括茶葉、瓜果皮等餐廚垃圾;一個是有害物,包括廢電池、熒光燈管等。做好垃圾分類可以實現資源回收,同時也能減少填埋和焚燒垃圾所消耗的能源。
平日里,市民家中有很多電器都需要使用電池,要拒絕使用含汞的干電池。干電池中通常含有對環境及健康有很大威脅的汞,而可充電干電池中汞的含量相對較低或不含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不使用含汞的干電池,盡量使用可充電電池,不要隨手丟棄廢舊電池。
保護野生動物 維護生態環境
野生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民要拒絕捕獵,不食用野生動物,不穿珍稀動物毛皮服裝,不使用野生動物植物制品,如象牙、虎骨、紅木家具等,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
有些市民為了捕魚而采用惡劣手段捕魚,這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市民要加深認識,不要為了捕魚做危害水生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