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推進城市提升 建設花園城市
發布時間:2021-12-16 09:23:30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作為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南川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始終把打造主城都市區后花園作為奮斗目標,堅
  

  作為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南川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始終把打造主城都市區后花園作為奮斗目標,堅持城市規劃高起點、城市建設高標準、城市管理高效能,大力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宜居指數。

  提升規劃水平

  描繪美好藍圖

  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著戰略引領作用。“精讀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是南川獨特的發展思路,近年來,南川高水平編制和實施城市規劃,全面提升規劃水平,科學引領城市發展和品質提升,逐步實現城依景、景融鄉、鄉伴城的美好愿景,讓城區、山水、田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在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方面,建立完善全區統一協調、功能互補、相互銜接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整合城鄉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規劃等,形成全域“一張藍圖”。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實現山水林田湖草和城市有機生長,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景永存,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探索建立適應南川特點的功能結構體系、標準導則體系,引領城市量的增長、質的提高、品位提升三者并重。

  在優化城鎮空間布局方面,著力打造“一區一帶兩片”的城鄉空間,規劃形成“一帶一心三組團”的城市空間,著力構建“九高八鐵多環線”的綜合交通體系和“全域旅游、南北分異、景城鄉一體化”的旅游發展體系,大力發展“3+3+6”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4+3”支柱工業產業體系。

  按照規劃定位,南川全面貫徹落實優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布局的重要部署,緊扣與重慶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要求,將南川建設成為山清水秀旅游名城、大健康產業集聚區、先進制造業基地、景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主城都市區后花園。

  提升建管能力

  塑造城市風貌

  鳳嘴江河道蜿蜒,水面開闊,在濱江步游道上,市民游客三五成群散步休憩、打卡拍照,儼然已成為一個文化旅游休閑打卡點。

  鳳嘴江兩岸景觀提升整治是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能力,塑造安全、智能、和諧城市風貌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南川依托獨具特色的山水人文本底資源,系統開展城市設計,優化城市空間層次,提升城市建設實施水平,使城市建筑彰顯實用美、個性美、整體美的統一。

  為此,南川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地下管廊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讓城市有“面子”更有“里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完善城區交通網絡,實施城市路燈及夜景燈飾智能化建設,新建停車場30余座,新增停車位2.3萬個,新建市政公廁23座,改建公廁16座,推動38座社會廁所對外開放,城區公共廁所達165座。強化城鎮排水管網與污水處理設施日常巡查、維護和應急管理提高運維水平,完善管網系統,提升管網污水廠運行效率。

  提檔升級智慧城管建設,積極探索運用科技手段,全力開發“城管大腦”,大力推進智慧城管在園林綠化、市政設施、城管執法、市政環衛等方面的應用。建設試用違章建筑視頻分析系統,綜合利用視頻一體化技術,探索快速處置、非現場執法等新型執法模式。

  同時,南川還在全市率先探索“城管+公安”管理模式,健全文明規范執法機制,大力推進綜合執法,妥善解決了違法停車、生活噪音、損毀市政設施等諸多城市管理頑疾,提升了城市品位。

  統籌城鄉協調

  共建文明大城

  高質量的文明城市不只是在城區,更是協調推進農村地區文明程度協同并進,共享文明創建成果。

  深化推行“馬路辦公”制度。在城市區域定期研究解決城市日常管理問題,以路為崗,現場整改,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組織專人開展市容環境衛生、市容秩序、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等日常管理問題專項整治,確保城區干凈整潔有序。

  推廣“門前三包”“五長制”,進一步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完善《南川區城市綜合管理“五長制”工作實施方案》《南川區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工作方案》,建成投用集智能科普中心、再生資源分揀中心等功能于一體的兩網融合示范中心。在農村地區,建成3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市級示范村,持續推進73個垃圾分類市級示范村建設。

  推進城鄉一體治理。將三街三鎮的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統一交由市環衛集團收運處置,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嚴格按照“五有”標準,采取“戶集、村收、鎮轉運、區處理”的城鄉一體化處理模式,持續鞏固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目前南川全區農村生活垃圾均采取“戶集、村收、鎮轉運、區處理”的治理模式,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南川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正努力實現大城眾管、大城細管,讓主城都市區后花園花開更繁盛。

  陳鈺樺

  (原載《重慶日報》12月14日6版)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