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給青菜頭剝皮。記者 劉曉娟 攝
南川網訊(記者 劉曉娟)春回大地,正是勞作的好時節。2月11日,位于東城街道黃淦村的鹽菜加工廠里,村民們圍著一大堆青菜頭坐了一圈,一人一個背簍、一把小刀,快速給青菜頭剝皮。
一直以來,黃淦村家家戶戶都有種植青菜頭、制作鹽菜的習慣。最初,把新鮮青菜頭腌制成鹽菜只是為了能保存更久,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鹽菜逐漸成了美味佳肴不可或缺的調味菜。
幾年前,黃淦村村民劉高木返鄉創業發展青菜頭種植和鹽菜加工產業,并帶領村民一起種植青菜頭。如今,村里大多數村民都是劉高木的“合作伙伴”。截至目前,他發展周邊農戶種植青菜頭,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10畝發展到現在的100畝。
從1月中旬起,劉高木就開始在村里收青菜頭,共計采收60多萬斤。而且,每天都有20多個村民在加工廠給青菜頭進行腌制前的剝皮。
“靠這個加工廠,我平時可以來務工補貼家用,還能照顧家里。”村民肖芳會坐在小板凳上,手腳麻利地給青菜頭剝著皮。她說,種植青菜頭每年收成不錯,劉高木還會全部收購,她便跟著種了三畝青菜頭,加上一年能在廠里干兩個月的活,一年她能收入5000多元。
“青菜頭的種植時間在4個月左右,去年9月播種,今年1月底采收,且不費肥料、技術含量不高、見效快。”村民劉高華是劉高木的“合作伙伴”之一,從2017年起,他就加入了種植隊伍,從剛開始的嘗試種植,到現在種植了10畝,他每年種植青菜頭的收入有6000多元,加上務工工資,一年能增收1萬元左右。
同時,劉高木還鼓勵大家自己加工售賣成品,賣不出去的,他再以3元一斤保底收購。
“鹽菜產業的發展,帶動村里100多戶村民增收,接下來,我們打算在村里發展高粱產業,引導村民上半年種植高粱,下半年種植青菜頭,讓土地不閑,增加村民收入。”黃淦村黨委第一書記陳才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