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國強在查看草莓生長情況。記者 黎明 攝
■ 記者 黎明
10月26日,記者走進大觀鎮金龍村騰春智慧農業園,標準化的蔬菜大棚內,現代化的灌溉系統隨處可見,白色營養袋整齊地排列著,里面的苗子長勢良好。
“這是種植的20多畝精品草莓,白色營養袋里是蚯蚓糞。通過精細化、精準化、可控化和數字化的管理,能促進草莓品質提升,提早上市時間。”姜國強說,蚯蚓糞是從中橋鄉運來的,一次引進,可使用兩三年,是真正的變廢為寶。
為何要用蚯蚓糞?原來,中橋鄉一家養牛場創新地把牛糞發酵,養殖蚯蚓,剩下的牛糞就是蚯蚓糞,成為有機質含量高的營養土,解決了養殖場牛糞處理問題。
姜國強得知這個消息后,決定采用蚯蚓糞代替土壤,采用數字化營養管理模式。他介紹說,數字化營養應用技術就像是為草莓訂制營養食譜,合理“葷素搭配”。具體來看,就是核算出生產中所需微量元素的量,輸入到智能施肥系統,然后根據數據,每天定時定量地輸入到草莓根部,實現草莓品質的統一性,形成標準化農產品。
姜國強帶著記者來到總控制室,指著監控畫面詳細介紹:“基地完善了監控系統、智能噴灌系統等。大棚內外都安裝了智能設備,可以測風速、溫度、菜地里的病蟲害,以及土壤的濕度、溫度等,還有每天蔬菜的生長情況,全部收集到電腦后臺,一目了然。”
這套智能設備是今年初完工的,可記錄和傳輸農作物的各種生產環境數據,實現可視化后臺監控,遠程種植。姜國強通過手機或電腦,就能實時監測每一株作物的狀態,及時調整溫度、濕度、光照度等指標,再通過水肥一體系統,輕松完成管理工作。
姜國強介紹,依靠“數字化營養+蚯蚓糞+精細化管理”,不但能種植草莓,還能種植水果黃瓜、水果番茄等蔬菜、水果,大大提升了蔬菜水果品質,精耕細作的蔬菜品質更好,效能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