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干出實績》工業企業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1-08-18 09:12:08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同昶科技全自動精密沖壓線上,機械手臂的生產效率比傳統人工提高10倍以上,精度可以達到微
  

  

  同昶科技全自動精密沖壓線上,機械手臂的生產效率比傳統人工提高10倍以上,精度可以達到微米級。記者 袁治衛 攝

  ■ 記者 袁治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區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指出,要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扎實推進科技創新。

  今年來,我區工業發展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工業提質總要求,以科技創新為抓手,不斷推動工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招商瞄準科技型企業

  工業園區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戰場,緊盯智能產業、智能制造、智能化應用“三位一體”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檔升級“南川制造”,加快構建新型工業體系。

  在重慶同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車間內,全自動精密沖壓線上,機械手臂靈活自如地取料、沖壓、取成品。

  重慶同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桃云介紹,該廠在建設之初就決定配備目前同行業最先進的機器設備,投資建設全自動機械手臂生產線,生產效率比傳統人工提高10倍以上,沖壓小孔精度可以達到微米級。

  同昶科技原廠在廣東東莞,隨著招商引資,在我區建設集研發、制造和銷售為一體的智能制造基地,為電子、智能家居、汽車等產品提供金屬及塑膠制品配套服務。

  區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毅勇介紹,工業園區堅持智能制造產業定位,圍繞主導產業,大力實施精準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定向搜索科技型企業信息。

  今年以來,工業園區簽約坤煌實業、涂料創新產業園、特種設備再制造利用、耐高溫金屬混相顏料、汽車零部件等項目28個,協議引資180.81億元。

  智能化改造提高效率

  位于工業園區龍巖組團的重慶恒亞鋁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各類鋁材生產加工的企業。今年2月,該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升級改造的智能化車間建成投用,通過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在生產車間,新引進的金屬板材全自動折彎設備格外引人注目,經過電腦編程后,就可實現自動生產,相比于傳統人工折彎機,不僅在產品精度上更好把控,生產時間也大幅縮短。

  “加工一千平方米的鋁板,如果用傳統的折彎機,需要三臺機耗費一天時間,用全自動折彎設備加工,只需要四個小時就可以完成。”該公司總經理姚志杰介紹。

  除了全自動折彎設備,車間內還有一條200多米的鈑金智能傳送線,通過傳送帶將生產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改變過去各環節間人工轉運的方式,實現了生產部件不落地周轉。

  智能改造的作用是明顯的,姚志杰介紹,制造生產線改造升級之后,工作時間大大縮短,產能實現大幅提升,產值增加300萬元左右。

  智能制造是工業企業的必然之路,我區通過智能診斷、上云上平臺等方式,持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讓工業制造逐漸實現工業“智”造。

  自主創新增發展后勁

  “從教授專家研發出來產品,再到工廠規模化生產轉化,差不多就是十五年,投入研發經費五千多萬,一個項目取得了三項發明專利。”重慶威鵬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國躍說。

  威鵬藥業主要生產常山酮,是一種治療家禽染球蟲病的獸藥。對于這樣的制藥企業來說,自主創新則是企業發展的立身之本。

  藥品研發生產是一個風險極高的項目,投入大、有不可預見性,可能產品研發出來后就被淘汰,但一旦廣泛應用,就有會廣闊的前景,威鵬藥業就是后者。

  林國躍介紹,常山酮之前在全球范圍內就用于治療球蟲病,但由于連續應用,已出現嚴重的耐藥現象。為此,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有效解決了耐藥性問題,使治愈率達到90%以上。目前,該公司進入試生產,產品也逐步投放市場,預計今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

  我區始終把推動工業提質擺在重要位置,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截至6月底,工業園區入駐企業250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8家,市級科技型企業94家,區級企業研究開發中心14家,園區企業獲得127項發明專利及新技術。

  今年7月,我區印發了《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財政金融人才政策》,從加大創新主體引育、加快創新平臺集聚、推動產業技術創新等10個方面25個具體內容進行了明確,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李毅勇介紹,工業園區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區戰略,園區建設堅持創新、協調、綠色、智能、融合方針,著力強化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立足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全力推動南川建設全市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消費品工業高質量集聚區,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