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員為參觀代表講解污水處理流程。 記者 羅苑瑜 攝
南川網訊(記者 羅苑瑜)6月3日,區生態環境局舉辦“六五”世界環境日開放日活動,邀請20余名市民代表、社區環保志愿者,走進南川排水公司城北污水處理廠,參觀污水處理過程,了解我區污水處理工作開展情況。
據了解,目前南川排水公司下轄城北、東城兩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6萬立方米,總服務面積34.86平方公里,承擔了城區生活污水處理任務。
是日上午,市民代表、環保志愿者走進位于西城街道新橋社區的城北污水處理廠,在工藝講解員的帶領下,實地參觀污水處理的各個工藝環節。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粗格柵,是污水進入處理系統的第一道關口,目的是將污水中夾雜的較大的固體垃圾過濾掉……”講解員帶領參觀團邊走邊看,耐心細致地講解每一個污水處理工藝段的原理和意義。
通過現場參觀和講解,大家了解到污水處理包含三個工藝段。污水首先通過粗格柵、細格柵、旋流沉砂池等進行層層過濾,去除污水中所含的固體垃圾;過濾完后,污水進入氧化溝,采用活性污泥對污水進行除磷脫氮,讓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最后污水經過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接觸消毒池等環節處理后達到國家一級A類排放標準,再排放到江河。
“參觀污水處理廠,讓我了解到原來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要經過這么多工序才能排入河流,才能達到水資源循環利用。”環保志愿者陳靜說,回去后要把所見所聞講給身邊人聽,讓大家提高環保意識,節約用水,共同愛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