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曉娟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東城街道以優秀講師示范講、基層干部巡回講、志愿團隊針對講“三講”為抓手,營造濃厚的黨史學習氛圍,通過創新學習載體、豐富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多措并舉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提質增效。
優秀講師示范講
明晰黨史學習目標任務
今年6月,大鋪子社區的主題黨日活動中,該社區邀請區委黨校黨委書記、副校長楊曉濤為社區黨員講黨課。
課上,楊曉濤根據實際情況,聯系日常工作生活,帶領大家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使大家更深入了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和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
灌壩社區邀請區書記工作室導師團團長楊毅平為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各支部支委成員、居民副組長、骨干志愿者等講解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長亭社區邀請區黨史和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劉先忠為社區“兩委”委員、黨員、群眾講述南川黨史……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東城街道通過集中研討學習,制訂了理論學習方案,明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并通過專家輔導授課,進一步拓寬視野、啟迪智慧,持續提升各級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同時,街道領導班子、駐村社干部分組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利用基層調研、工作指導、督導檢查、業務培訓等機會,廣泛進行宣傳宣講。
基層干部巡回講
帶動廣大群眾“一起學”
近日,皂桷井社區皂桷井小區里,居民們圍坐在一起,聽皂桷井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袁軍講黨史。
袁軍以《中國共產黨簡史》為主要內容,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開展革命、進行建設和推動改革開放的光輝歷史,生動敘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深刻變化,并開展了黨史知識競賽。
袁軍說,為了讓黨史學習教育輻射更多的黨員群眾,他們將室內課堂搬到室外院壩,由面向黨員向面向群眾轉變,增加黨史學習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據了解,東城街道各村(社區)分別組建了以村社干部為骨干的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小分隊14支,走進小區樓院、農村院壩,把專業“術語”轉換成群眾喜歡的“大白話”,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巡回宣講紅色故事、“中共重慶歷史·南川卷”等100余場次。
同時,該社區以“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為主題,到區烈士陵園、潼南區楊闇公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現場聽黨史故事、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讓廣大干部職工走進歷史、觸碰歷史,感知老一輩革命者“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實干精神,達到在聽中提升自我、看中體悟初心、思中同頻共振、動中服務為民的學習效果。
志愿團隊針對講
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新陣地
在前不久舉行的“承鑠講堂”上,灌壩社區黨委承鑠支部書記周錫容為灌壩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各支部支委成員、居民副組長、骨干志愿者等講述南川解放的故事。
灌壩社區“承鑠講堂”是該社區為加強黨史學習教育,面向社區黨員,于每周三定期開設的黨史學習教育新陣地,每堂課的內容以“講一個紅色故事”為主。
灌壩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楊勇介紹,“承鑠講堂”是以革命先烈古承鑠的名字命名,古承鑠的老家在灌壩社區,以他的名字命名是希望黨員們在學習時能夠時刻銘記革命詩人古承鑠的愛國主義精神,以革命先烈頑強奮斗的革命精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黨員志愿者趙大容說,講黨史故事也是自我學習的一個過程,在今后的黨員志愿服務中,她將更加主動參與,為社區居民服好務。
與此同時,東城街道還通過舉辦“緬懷革命先烈、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活動,邀請老黨員講述南川革命故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進力量。今年6月,鼓樓壩社區邀請了社區老黨員李太興以《講入黨故事·憶入黨初心》為題給社區黨員、非公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社區干部,講述自己在退休前立志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故事。他曾連續向黨組織提交了8年的入黨申請書,終于在1981年5月獲得批準,成為一名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