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認真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⑧
重慶日報評論員
成渝地區雖然城鎮密布,但城鎮規模結構不盡合理,城鄉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因此,近期公開發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成渝地區要“共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推動這一規劃落地見效,需要我們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為目標,不斷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加快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城鄉融合發展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內涵。當前,我國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既有效激活鄉村土地、人口等資源要素的價值,持續釋放鄉村發展潛力;也要以城帶鄉,避免城市過度“虹吸”,最終實現資源要素的均衡配置。
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需要推動城鄉要素高效配置。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關鍵是要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要加快取消重點群體的落戶限制,實現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公共資源,完善集體經濟組織人力資源培育和開發利用機制,建立銜接協調的勞動力流動政策體系和交流合作機制,促進城鄉人口有序流動。要深化城鄉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探索建立國有土地使用權到期續期制度,深化土地用途轉用模式探索,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分層管理、統籌開發利用制度。要增強城鄉建設資金保障,支持鄉村振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等領域建設項目,優化普惠金融發展環境。
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需要推動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體現。要推動城鄉一體規劃,提高規劃適應性,開展城市體檢,強化城市風貌管理,延續城市和鄉村文脈,保護傳統的山水城格局,嚴禁違背農民意愿和超越發展階段撤村并居。要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推進城市市政管網等公共基礎設施及其管護資源向鄉村延伸,全面改善城鄉居民衛生環境、出行環境。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城鄉教育聯合體和縣域醫共體,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動政府、社會、企業、居民多方共治,推動實現智慧化治理。
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需要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城鄉融合發展不是拉低壓高一刀切平,而是通過產業協同帶動發展、融合發展。要依托相應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承包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林權等依法流轉和高效配置,盤活農村閑置資源資產。要培育高品質特色小鎮,著力發展優勢主導特色產業。要優化提升美麗鄉村和各類農業園區,創建一批城鄉融合發展典型項目,打造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
城鄉融合發展潛力無限、時機正好。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需要久久為功,不斷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把縣域作為重要切入點,強化城鎮輻射帶動作用,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有效促進鄉村振興,共享發展紅利。只有形成城鄉優勢互補、分工合理、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才能讓川渝大地廣大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成為當之無愧的融合發展樣板!
(原載《重慶日報》10月30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