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水利局多措并舉有效提升全區水質
發布時間:2021-05-25 09:21:16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 記者 梁向紅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區水利局不斷創新舉措,高標準統籌全區河長制工作

  

  ■ 記者 梁向紅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區水利局不斷創新舉措,高標準統籌全區河長制工作落地、落實、落深。經過系統治理,區內所有出境斷面水質持續穩定達標,2020年達到二類水質,治出了南川水清景美。

  綜合治理

  整治“三亂”問題176個

  如今,不管是在城區,還是鄉鎮,河岸漸漸成為市民休閑游樂的場所,成為美麗家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區境內有大小溪河176條,總流域面積2682平方公里,其中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27條,已劃界河道岸線1215.8公里。

  為還河道水清岸綠,區水利局嚴格執行重慶市總河長令,累計投入40多億元,全覆蓋推進生活污染整治、工業污染整治、農村面源污染整治、養殖污染整治,扎實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整治和污水亂排、岸線亂占、河道亂建整治等專項行動,發現并整治問題176個。全區水生態持續修復、水環境明顯改善、水岸線有效管控。

  統籌協調

  617名河長累計巡河3萬余次

  自河長制推行以后,南城街道興南社區黨委書記鄧正華多了一個身份——大溪河南城街道興南段村級河長。

  “居民不能往河道扔垃圾,不能往河道排放生活污水,不能有亂堆、亂占、亂采、亂建行為,每天我們都在監督,存在問題及時勸導。”鄧正華說。

  大溪河是我區最大的河流,其中包含大小支流近200條,大小支流的水質有了保證,大溪河的水質才有保證。

  在全區,像鄧正華這樣的河道“監督員”一共有617名,他們共同維護河道的安全衛生。

  河長制推行以來,全區617名河長累計巡河31000余次。每月將河長巡河、治污進展等情況及時通報,對水質下降和不達標的進行約談,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干部年度考核和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內容。持續推行一河一長、一河一檔、一河一策、一河一站、一河一警、一河一標、一河一單、一月一報“八個一”舉措,持續推動河長制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創新舉措

  218個村(社區)建立村規民約

  “不能向河流、水庫偷排、直排、亂排污水”“不向河流和湖泊亂扔、亂倒、亂拋、亂甩”“禁止在河流、水庫內毒魚、電魚”……近兩年,與河長制有關的條款,明確納入了各村村規民約。

  大觀鎮中江村村級河長介紹,有了村規民約,村民不再隨意拋甩垃圾、污水和動物尸體,河道里散養家禽的情況也沒有了,村民自覺愛護環境和河道清潔的意識進一步提升。

  2019年7月,區河長辦與區民政局聯合發布《河長制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將節水護水、規范排放、保護環境等河長制相關內容融入各村村規民約,激發群眾自我管理潛能,主動扛起護水責任。

  截至目前,全區有218個村(社區)按“五不準”要求規范完善了《河長制村規民約(社區公約)》,接到并處置群眾舉報涉河涉水問題上千個,不文明行為減少八成以上。河長制村規民約入選國家級河長制典型案例。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