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佳遙
10月下旬,秋收秋播告一段落,三泉鎮的村民們趁著這段難得的農閑時光,開始有條不紊地為來年的農家樂生意作準備。
村民李雙飛自稱“李廚娘”,熱情好客,喜歡下廚,做得一手好菜,農家樂生意更是做得風生水起。別人問她名字,她從來都答“李廚娘”。
去年,她開通了抖音號,昵稱就叫“李廚娘”,用來記錄農家樂的日常生活,點贊量近12萬?!拔覀冝r家樂的很多客人都是看了我的抖音才過來的?!薄袄顝N娘”笑著說,農家樂讓她和客人從網友變成朋友,前幾天,她過生日,還收到了不少客人遠程為她送來的鮮花和蛋糕。
眼看地里的紅薯成熟了,她一大早就給兄弟姐妹打電話,請他們一起幫忙挖紅薯,待到天晴時,曬制紅薯干。“人多干活兒快,男女搭配,干活兒不累嘛?!崩铍p飛笑著說,請大家來她家地里干活兒,她好吃好喝招待起。
“農家樂一年四季都忙,旅游旺季忙著接待客人,閑暇時就打理好菜園子,制作特色土菜,備好迎接客人。”李雙飛說,客人們很喜歡吃土貨、新鮮菜,她做農家樂的秘訣就是把“農”味做足——土雞、土鴨、臘肉、香腸、清水魚、無公害蔬菜瓜果統統拿來招待客人。
“我做的泡菜酸辣爽脆,土臘肉鹽菜麥塊,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柴火、大鐵鍋炒制的回鍋肉常常一搶而空……”李雙飛介紹起自己的拿手菜喜上眉梢,滔滔不絕。她說,她家農家樂于2016年開始營業,開業至今一直生意興隆,暑假是農家樂的旺季,兩三個月掙20多萬元。
秋季是登山遠足的好時節,天高云淡,層林盡染,不少游客選擇在這個季節來到三泉鎮登山、露營、觀云瀑、逛老街,親近自然,放松身心。
觀音巖老街位于觀音村,悠長、古樸,各式小院鑲嵌其中,花園里的雞冠花、洋牡丹開得正盛,游客們三五成群,踏上石板路,享受慢時光,走累了在院壩里曬曬太陽,喝喝茶。
觀音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觀音巖驛站不吃譚糍粑真遺憾,由此可見大家對譚糍粑的喜愛程度。譚糍粑是這里的特色小吃,村民譚小林是譚糍粑的第四代傳人,他制作的糍粑外脆里糯,米香濃郁,只要來觀音巖驛站游玩的游客,必定會在這兒吃點譚糍粑、喝碗油茶,再來碗柴火洋芋飯,旅途的疲憊一掃而光。
觀音巖驛站曾經是云、貴、川的必經之路,無數貨物在此集散,萬千商賈云集于此。后來,經過時代變遷,幾近衰落,為了保存歷史文脈,政府決定修繕驛站,將其打造為旅游景點。修繕完后,譚小林在此做起了生意,主要售賣特色小吃,開門是店,關門是家。
“這幾年,村里的游玩項目更加豐富,來我們村玩耍的游客越來越多了,只要來三泉玩的游客,基本上都會來到觀音巖老街逛一逛?!笨粗慰鸵惶焯斓脑龆啵T小林相信,不久的將來,觀音巖驛站又將恢復往昔的繁盛,他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在金佛山萬卷書臺露營基地,游客們支起一頂頂帳篷,在青山綠水花海間,悠享鄉野生活。不遠處,石板溝人居環境整治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項目以“花”為設計主題,從觀音村的歷史留存中提取設計元素,通過文化提升,精確表達村落特色和旅游主題,將改造建筑15戶,完善步游道700米,新建文化廣場2個700平方米,建設公廁1座,設停車場2處46個車位,建設田園打卡點,預計10月底完工。
近年來,三泉鎮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依托金佛山和山王坪兩大旅游景區,打造全域旅游示范鎮——全鎮共有200余家農家樂、民宿,新發展梵瑜山水、木房子等民宿2家,正在建設民宿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