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頻共振唱好“雙城記” 齊心協力建好“經濟圈”
發布時間:2021-01-13 09:43:57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 記者 陳蕗穎  從金佛山到青城山,雙城互動自駕游搭起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從資源共享到攜手共建,社會治理經驗交流工作為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營造良好環境;從跨省通辦到跨省結算,更加緊密的合作帶
  

  ■ 記者 陳蕗穎

  從金佛山到青城山,雙城互動自駕游搭起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從資源共享到攜手共建,社會治理經驗交流工作為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營造良好環境;從跨省通辦到跨省結算,更加緊密的合作帶來了日益便捷的雙城生活……如今,一出攜手并進的“雙城記”正在南川大地上精彩演繹。

  文旅“牽手”

  擴大“金佛山·福南川”朋友圈

  唱好旅游“雙城記”,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內容。南川屬重慶主城都市區,是全市四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之一,是東向、南向出渝大通道重要節點,是主城都市區與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和黔北地區的連接點。四川省與南川兩地主導產業相近、文化氣質相同、旅游資源互補,既相映生輝又各有風姿。

  2020年8月24日,由重慶市文旅委、南川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成渝地 巴蜀情”2020重慶文旅“大篷車”赴四川巡游營銷啟動儀式在成都市春熙路步行街舉行。

  啟動儀式上,我區為成都市民帶來了情景劇《康養勝地耍事多》、歌舞《大愿金佛山》等精彩節目,并推出了5條定制經典線路,滿足當地市民對戶外探秘、健康養生、休閑旅居的多樣化需求。活動期間,我區文旅企業和永川、彭水等區縣文旅企業代表組成“巡游推介團”,先后赴成都、內江、自貢、宜賓、瀘州巡游推廣。

  2020年9月24日,樂山市聯合我區發起成立“巴蜀世界遺產聯盟”,先后與四川都江堰、樂山、峨眉山、廣安等地簽署景區合作協議,倡議簽署重慶市—阿壩州“9+3”精品景區合作協議,打造成渝最強旅游“CP”,與都江堰—青城山景區建立產品互進、政策互惠、游客互送,組織成渝雙城互動活動。

  2020年11月3日,區惠農文旅集團、山水公司參加2020都江堰市“溫泉冰雪歡樂行”啟動儀式暨冬季精品旅游路線新聞發布會,推出“金佛山·福南川”“南國雪原”主題宣傳,開展巴蜀文旅歡樂行。

  司法“合力”

  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兩地的社會治理經驗交流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一年來,我區積極暢通信息交流渠道,建立工作機制,聚合發展能量,為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營造良好環境,搶占戰略先機。

  在法治建設方面,我區與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政法系統簽訂《服務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流合作協議》,將率先從推動法治建設合作交流、訴訟執行協作互助、公安政務一體融合、政法隊伍協作培養四個方面著手,促進兩地政法工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發展互助、合作共贏,更好地服務和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在司法協作方面,區人民法院與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簽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司法協作框架協議》,確定了兩家法院未來推進合作構建、互聯互通的合作方向與重點,并建立聯席會議、定期通報、議事協調三項保障機制。區人民法院與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人民法院、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人民法院、四川省渠縣人民法院共同簽訂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司法協作框架協議》,結成司法協作伙伴,持續優化成渝地區法治化營商環境。

  在市場監管方面,區市場監管局與四川省宜賓市市場監管局正式簽訂了《深化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動業務協同、合筑安全防線、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執法辦案環境、共護市場秩序、推動知識產權創新發展、推動人才交流合作”等七個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共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建設統一開放、規范有序的市場體系。

  服務“共享”

  不斷加速拉近雙城距離

  一年里,兩地醫保跨省聯網直接結算,再也不用來回奔波;兩地企業共同在大型網絡專場招聘提供上千個崗位,“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新模式實現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就近辦理、一次辦成”……一項項走深走實的雙城便捷服務,真正讓老百姓深刻體會到雙城距離在不斷拉近。

  2020年10月12日~31日,區人力社保局聯合都江堰市人力社保局開展題為“江川之美·大有可為”的大型網絡專場招聘活動,兩地27家企業發布招聘簡章,提供最新招聘崗位657個。我區12家企業參與,提供招聘崗位394個。

  10月27日,重慶市南川區、大足區、潼南區與四川省資陽市簽訂《“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戰略合作協議》,以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目標,依托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渝快辦”“天府通辦”,全面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和方式,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按照“減時間、減成本、減環節、減跑腿”的原則,實行“標準統一、相互授權、異地受理、遠程辦理、協同聯動”的“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新模式,實現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就近辦理、一次辦成”,著力營造便民利企良好發展環境。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