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護墻”
——訪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副支隊長張忠
■ 記者 聶靈靈
近日,國務院安委會制定了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為貫徹落實好相關精神和要求,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逐項進行任務分解,落實責任,細化道路交通領域具體措施,形成安全工作“人人知曉、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氛圍。
近日,記者就如何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護墻”,采訪了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副支隊長張忠。
記者:近年來,我區道路交通安全呈現什么特點,短板是什么?
張忠: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受交通運輸需求和我區產業政策的影響,機動車保有量和機動車駕駛員逐年遞增,道路交通參與者的快速增長給原本捉襟見肘的交通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和道路交通事故也乘虛而入。人口的增加,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駕駛員人數的增多,鄉村道路里程的延伸,導致我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嚴峻。因此,我們結合國務院安委會和區委區政府、市交巡警總隊等要求,開拓創新,堅決貫徹落實好“十五條硬措施”,做好全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記者:結合“十五條硬措施”和我區的道路交通安全現狀,交巡警在道路交通領域將如何開展工作?
張忠:目前,我們研究制定了《道路交通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專項檢查方案》,共涉及6個大項、17個小項,按照“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的原則,使任務更清晰,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位。
首先,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執法隊伍建設,嚴格落實公安交管部門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落實公安交管內設機構的道路交通安全監管責任。
其次,嚴格依法依規追究領導責任和監管責任,依法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深入開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大檢查,牢牢守住道路交通管理行政審批事項安全紅線,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查處車輛違規違法運輸經營行為,規范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報送工作,切實加強勞務派遣和靈活用工人員集中出行安全管理,堅決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執法檢查寬松軟問題,統籌做好經濟發展、疫情防控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最后,重拳出擊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領域“打非治違”,同時拓寬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舉報渠道兌現獎勵。
記者:筑牢道路交通安全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張忠:我們從“內”“外”兩方面著手,制定《道路交通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專項檢查方案》,6個大項分別為,強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強化人車企源頭風險隱患清剿、強化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強化路面交通秩序管控和易肇事肇禍違法整治、強化交通安全宣傳提示警示和有獎舉報工作、開展交通事故隱患督辦整改和救援救治救助大檢查。
具體來看,強化重點車輛和駕駛人隱患“清零”行動、機動車登記查驗和駕駛人考試集中整治、重點運輸企業安全風險整改、集中用工單位出行安全監管。聯合交通部門,開展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易受惡劣天氣影響路段隱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全面梳理轄區事故多發點段,并制定了清單,通報交通部門推動納入治理計劃,推動落實治理,在6月20日前組織完成城市周邊道路及城市道路與國省縣道的交叉路口交通設施排查,全面摸清掌握城市周邊道路交通標志標線、信號燈、隔離護欄和交通監控等交通設施不規范、不完善等情況,深入推動農村隱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10條農村公路平交路口減速帶和市“道安辦”明確的12處穿場過鎮道路“三必上”、15處國省縣道“五必上”設施建設。
制定針對性執法整治計劃,對“兩客一危一貨一面”等重點車輛開展專項整治,對肇事肇禍突出的酒駕醉駕、“三超一疲勞”、農村“兩違”等重點違法行為,分級分類開展嚴管整治;在區域聯合整治方面,與貴州道真交警大隊、高速公路交巡警南川大隊建立了信息共享、聯勤聯控等協作機制,加強省際聯勤聯動,運用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加強對重點車輛的異地協同管控。開展緝查布控精準緝查整治,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6座以上小型客車、“營轉非”大客車、重型貨車的軌跡分析研判,精準布控查緝疲勞駕駛、軌跡異常等重點違法行為,對公安部布控重點車輛的攔截查處率不得低于90%;與交通執法部門建立非法營運協同會商研判治理機制,對涉嫌非法營運的車輛信息,及時通報交通部門,加強協同治理。
我們將多措并舉全力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不斷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