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慢一點,莫摔倒了?!?月20日上午9點過,南川區大有鎮指拇村四組崎嶇的山路上,4名男子用背篼背著重物,一步一步地慢慢往上爬,大家互相提醒著,時不時用手抹一下臉上豆大的汗珠。
走在最前面的是51歲的駐村第一書記張小華,后面依次跟著村副書記康曉波、四組組長吳方群、村民志愿者江勇。背篼里裝的不是別的,正是酷熱天氣里特別珍貴的飲用水。
4個人每人背了25公斤水,準備送給四組、五組年過七旬的獨居老人吳守國、羅方才、吳翠娥。這已是大家第9次為老人們送水。
指拇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下轄6個農業社,其中四、五、六組地勢較高,村民飲水來源主要為山泉水。因持續高溫,山泉水逐漸干涸、斷流。
重慶銀行南川支行派駐大有鎮指拇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張小華入戶走訪時了解到,組里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村內留守老人與兒童居多,吳守國、羅方才、吳翠娥三位老人飲水困難。張小華決定為老人們送水上門。
幾位老人家住半山腰,一路都是梯坎。張小華挑選了三名體力好的村干部和志愿者,組成送水小分隊為老人送水。從8月初開始,小分隊每兩天上山送一次水:張小華開車到吳方群家取水,4個塑料桶每桶裝25公斤,大家一人一桶,用背篼背上山,爬坡約20分鐘,把水送到老人家中。
“作為一名黨員,為缺水的群眾送水,義不容辭。”面對群眾的稱贊,張小華這樣說道。
為留守老人送水,只是南川廣大黨員干部幫助群眾抗旱保民生的一個縮影。
南川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全區黨員干部和志愿者開展送水進家、水源尋找、巡山護林等服務4100余人次。區委組織部實行日調度機制,定時間、定區域、定人頭、定責任落實機關干部下沉抗旱職責,確保黨員干部在崗位、在一線、在狀態,切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陳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