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發布時間:2022-04-01 12:14:46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   今年1-2月,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南川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7 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 3%,規模工業利潤增長9 5%,實現“開門穩”。   成績的取得,是南川區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壯大高質量發
南川工業園區

藍莓組培中心

  

鋁器時代生產線

 

  核心提示

  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

  今年1-2月,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南川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7.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3%,規模工業利潤增長9.5%,實現“開門穩”。

  成績的取得,是南川區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壯大高質量發展引擎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南川區深入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厚植“三優稟賦”“三富資源”優勢,堅持綠色引領、創新驅動發展,堅定不移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力擴規模、提質量、增效益,推動全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能級不斷提升,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做靚做響大健康產業,做新做優現代服務業,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綠色引領

  創新驅動成就工業嬗變

  工業,是南川產業轉型發展的主戰場。

  如果說鋁材料、機械制造、精細化工是在南川原有產業基礎上提檔升級的成果,那么新型建材、新能源、中醫藥則是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的突破。

  綠色引領、創新驅動是成就這場產業嬗變的最強催化劑。

  綠色引領方面,引入鋁器時代、超群工業、西友幕墻等企業,延伸鋁產業鏈條,從過去單純靠賣鋁原料升級為出售環境友好、附加值高的鋁材料、鋁產品;引入綠色裝配式建筑龍頭企業鴻路鋼構,打造鴻路鋼構西部唯一基地,補鏈成群,目前該項目四期正在加速建設中,達產后將創造百億級產值。

  創新驅動方面,南川區鼓勵和引導超群工業、恒亞鋁業等5個企業成功創建市級數字化車間,累計新培育高新企業28家、市級科技型企業84家,園區企業共擁有127項專利及新技術。

  產業發展離不開載體支撐。

  目前,南川已構筑起15平方公里的“一園四組團”工業發展格局,以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串珠成“鏈”、連點成“片”,其中包括南川工業園區及龍巖、南平、水江、大觀4個組團。

  當前,南川正在以“一園四組團”為主陣地,加速創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接續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作為新能源的代表,頁巖氣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中十分重要的能源支撐,其本身的產業前景和價值甚為可觀。

  有數據顯示,當前,南川頁巖氣產業的產值和稅收貢獻均已占到了整個南川工業的兩成以上。

  此外,南川還在探索發展頁巖氣設施設備生產、LNG氫氣加工、分布式能源聯供等項目,拓展頁巖氣產業鏈條,豐富產品供給,提升產品價值。同時,南川區在成功布局風力發電基礎上,加快推進光伏發電項目等,進一步做大新能源產業的市場蛋糕。

  文旅康養

  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2021年11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一批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名單,金佛山景區榜上有名。這為金佛山再添一塊“金字招牌”。

  金佛山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多項桂冠。如何保護好綠水青山,又換得金山銀山,是南川區發展的重大課題。

  南川擁有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良、旅游資源優厚“三優”稟賦,以及空氣富氧、土壤富硒、水源富鍶“三富”資源。

  發展大健康產業,正是南川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的創新之舉、關鍵一步。

  中醫藥產業、康養產業將成為南川大健康產業體系里的兩大主要支撐。

  一方面,依托金佛山“中華藥庫”之優勢,南川在全市率先建立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加快實施中醫藥產教融合示范區、中國生命健康科學城等重大項目,構建“種、加、銷、醫、養、研”中醫藥全產業鏈。

  其中,南川區將重點以重慶市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建設為主戰場,培育壯大中藥、保健品、生物醫藥等產業;以中國金佛山中藥材物流配送中心建設為重點,全面提升初加工、展示、交易、倉儲、物流等功能。目前,中醫藥產業科技園成功引進40多家醫藥企業。

  另一方面,南川當前正在大力培育壯大森林康養、文旅康養、運動康養、中醫康養四大業態,推進環金佛山、山王坪、樂村、大觀等片區開發,高標準規劃建設金佛山良瑜國際養生谷、中海黎香湖、興茂樂村旅游度假區等八大康養旅游綜合體項目,打造養老、溫泉、運動等產品體系,打造重慶四季康養“第一居所”。

  2021年,中海黎香湖項目交出漂亮成績單。完成銷售442套,銷售合約額3.9億元,其中85%的業主來自中心城區,承接中心城區城市功能及人口轉移的態勢日益顯現。

  目前,以八大康養旅游綜合體為代表的康養產業產值已突破100億元,南川獲評中國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百強區,“世遺凈土·康養勝地”城市品牌愈加響亮,“重慶康養看南川”的態勢正在加快形成。

  “接一連三”

  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

  時節臨近清明,南川區茶樹村的野生古樹茶開始進入采收季。

  以前,古樹茶長在深山無人識,村民僅將茶葉采摘下來熬油茶喝,可謂守著“寶貝”過窮日子。

  如今,在保護性利用千年野生古樹茶的基礎上打造的“千年金山紅”古樹功夫紅茶獲得第十屆茶品牌金芽獎,千年金山紅傳統制作技藝也于2019年6月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古樹茶聲名鵲起,茶樹村的年輕人看到了發展的希望,紛紛加入到壯大古樹茶產業的行列中,當地茶農依靠賣茶葉鮮葉就可實現戶均年增收2萬元~3萬元。

  南川有著悠久的產茶歷史,茶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茶葉王國”。

  南川全區現有茶園面積11萬畝,投產面積7萬余畝,年產茶約4000噸。

  近年來,南川打好富氧、富硒、富鍶“三富”牌,圍繞古樹茶、方竹筍、中藥材、南川米、藍莓“3+2”特色農業,持續打造“金佛山”區域公用品牌。

  南川全區有中藥資源4967種,其中藥用植物282科4180種,占重慶市藥用植物的77%,占全國已知藥用植物的38%,常年中藥材總面積保持在30萬畝以上,形成環金佛山中藥材產業帶,并建成中藥材初加工基地6個,年加工能力達到1萬噸。

  南川方竹筍素有“世界一絕、中國獨有、筍中之王”的美譽,但由于方竹筍產季短,不足1個月,且易變質,加上山勢險峻,除了少量鮮筍銷售外,此前大多以泡筍、干筍等初加工的產品銷售為主。

  隨著南川建立了液氮保鮮系統,通過液氮鎖住方竹筍的口感和營養,打破了方竹筍秋采秋賣的局限,使方竹鮮筍銷售期延長到全年。

  南川還按照北部農業園區、中部槽壩區、南部金佛山區布局優質稻產業,建設綠色精品稻米基地5萬畝。

  在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的前提下,南川將通過面積擴展、基地改造、品種改良、管護提升、裝備升級等方式推進“3+2”特色農業種植面積、單位產量擴面提標。

  此外,南川將緊抓首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區縣契機,持續發揮農產品加工業“接一連三”作用,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重點提升古樹茶、藍莓、中藥材精深加工水平,啟動古樹茶降脂助消化功效研究,盡早實現藍莓花青素的提取應用,積極開發營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同步發展產地初加工,促進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

  藍莓產業是南川近幾年重點培育的特色優勢產業,現有規模化種植基地5000余畝,建成全市首個藍莓科技產業園,已基本形成集種苗培育、規模種植、冷鏈倉儲、精深加工、采摘體驗、科普展示于一體的藍莓全產業鏈,形成了“政策扶持引導推動、聯合體成員互補聯動、龍頭企業引領驅動、一二三產融合互動、利益聯結有效帶動”的良好發展態勢,將小藍莓逐漸培育成為了大產業。

  2017年,南川招商引進重慶嘉藍悅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帶動發展藍莓產業,累計投資2.7億元,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4000畝和以產品研發、精深加工、產品展示、冷鏈倉儲為主的藍莓科技產業園。目前,已生產出藍莓原漿果汁、果醬、果酒等產品。下一步,將圍繞藍莓功能性飲料食品、藍莓花青素提取等方面組建精深加工生產線,開發系列藍莓保健品。

  王靜 劉廷 圖片由南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重慶日報 2022年04月01日 星期五 第6版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