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全面深化改革 “兩個效益”倍增
發布時間:2022-04-01 12:11:10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近年來,南川區委、區政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用發展的眼光、全局的思維審視自身,勇挑時代賦予的重任,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敢謀新篇的勇氣、敢于擔當的作風,強化創新驅動,推進改革攻堅,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狠下功夫、集中攻堅,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新活力,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倍增。
東街

  

金佛山滑雪場戲雪區
 

  核心提示

  改革者進,創新者強。

  近年來,南川區委、區政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用發展的眼光、全局的思維審視自身,勇挑時代賦予的重任,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敢謀新篇的勇氣、敢于擔當的作風,強化創新驅動,推進改革攻堅,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狠下功夫、集中攻堅,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新活力,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倍增。

  破除改革瓶頸,完成金佛山經營管理體制改革,“金佛山旅游”煥發生機;

  創新舊城改造,老東街化身城市“會客廳”,成為近悅遠來、主客共享的旅游打卡地;

  凝聚發展合力,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政務服務大廳獲得全國優秀政務大廳獎項……

  以破繭化蝶之勢

  讓金佛山旅游迎來新生機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如果改革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算起的話,到現在已有40多個年頭了。改革越深入,難度越大,但在發展大局面前,再深的水也得蹚。

  南川之美,金佛山為最,這句話應無太多爭議。金佛山融山、水、石、林、泉、洞為一體,集雄、奇、幽、險、秀于一身,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被譽為巴蜀四大名山之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美輪美奐的景色,吸引著眾多旅游開發企業前來投資。

  與國內不少景區一樣,金佛山也曾同時有過幾家經營主體。金佛山旅游景點點多面廣,這樣盡管減少了投資者的資金壓力,有助于多點開花,但在保護與發展上很難做到步調一致。尤其是近年來,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自然保護地開發經營根本遵循的情況下,這種矛盾更加突出。只有通過改革,統籌開發經營管理,統一規劃、定位、布局、監管和營銷,實現資源、資產、運營一體化,才能更好地保護金佛山的生態資源。

  正因如此,歷屆區委區政府不斷在尋求和創造機遇,雖然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未能完成,但也為金佛山景區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

  “2013年金佛山成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2014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后,一體化經營這件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南川區金佛山管委會負責人說。

  黨的十九大之后,新一屆南川區委區政府加快了金佛山景區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首先,爭取市領導的明確支持,并與市國資委、市文旅委等相關市級部門進行聯動,與市旅投集團充分協商,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其次,區內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擔任組長,頂層設計、高位推進,廣泛征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形成改革共識,改革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第三,以最大的誠意和耐心,與各景區企業充分溝通,兼顧各方利益所求,采取市場運作方式,靈活改革模式。對金佛山北坡和西坡的經營主體進行了深入分析,最終決定對北坡的民營企業進行整體收購,對西坡的國有企業進行股權重組,同時進行。

  經過兩年半的數十次談判,金佛山景區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先是2020年3月17日,北坡收購完成。第二年5月29日,西坡又簽訂相關協議。金佛山旅游開發的體制問題終于得到徹底解決。

  此后,接管經營平穩過渡,景區面貌提檔升級,游客接待量及綜合收入實現快速增長。數據最有說服力:2020年底,北坡景區改革完成后的第一個冰雪季,游客接待量及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80%和410%。今年春節長假期間,金佛山接待游客11.23萬人次,同比增長148%,據市文旅委大數據顯示,金佛山客流熱度排名全市第一,南川旅游迎來虎年“開門紅”。

  “我們還準備新建3S索道、游客中心、改造上山公路等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金佛山管委會負責人表示,金佛山的旅游好戲才剛剛開始呢。

  以問題導向之策

  讓老東街煥發新活力

  景城鄉一體化,是南川作為同城化發展先行區的破題之舉。

  南有金佛山,北有大觀園,比較起來,中部城區長期有些“羸弱”,發展呈現出“兩頭強中間弱”的區域結構,游客“不進城、不過夜”的尷尬,既不利于串聯山與鄉,更不利于建設同城化發展先行區。

  怎么辦呢?

  “我們從黨的創新理論成果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南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大課題,指明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仔細研究后,東街進入視野。

  東街是南川的母城,因年代久遠,街區十分破舊,改造東街成為幾代南川人的夙愿。但由于體量過于龐大,讓不少開發商望而卻步。

  “東街舊城改造不是簡單地拆了重建、推倒重來,而是肩負著傳承南川歷史,推動南川城市品質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的重任。”上述負責人說,“我們的思路是,既不搞‘微改造’也不搞‘大拆大建’,而是探索既拆遷又改造、植入文旅元素的‘第三條路。’”

  具體而言即“棚改+產業+小鎮”模式,結合國家棚戶區改造相關政策積極爭取資金,安排區城投集團對東街片區實施保護開發,力避城市更新后的“空心化”和新城變“死城”。

  棚改方面,采取貨幣安置和就地回遷兩種形式實施征遷,安置小區就在東街文旅街區旁,不但有電梯和兩層停車庫,還有健身娛樂等設施。正因如此,從2018年7月正式啟動拆遷簽約到2019年底簽約率達到90%以上。

  產業方面,引入中青旅負責東街項目的策劃和運營,深挖項目潛在的商業價值,將南川本地的文化資源轉變成經濟資源。改造后的東街項目設置了品牌區、地方小吃區、手工產品區、復古文化商業區、非遺商品區等業態板塊,將人文記憶空間、藝術展演空間、社交體驗空間、商業消費空間、休閑娛樂空間巧妙結合,打造出富有時代印記的社交、休閑、娛樂、住宿、購物等消費場景。

  東街正式開街后,為南川打造了含金量、影響力較高的城市旅游景區。同時,一改過去金佛山游客“不進城、不過夜”的狀況,如今白天游山上,晚上游(宿)東街的南川全域深度游趨勢和格局已經日益明朗,有力助推了南川景城鄉融合發展。

  以只爭朝夕之功

  打造政務服務新高地

  改革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民。

  南川的發展已入快車道,打通政務辦理瓶頸,既是發展之需,也是民生之盼。

  “我們決定從政務服務大廳入手。”南川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稱,政務大廳是群眾、企業與政府打交道最多的地方,南川區的政務大廳每天線下辦件3000多人次,線上2000多人次,政務服務便捷與否,不僅與營商環境息息相關,更直接關系到政府形象。

  政務服務怎么樣,要服務對象說了才算。為此,南川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結果群眾勾選的高頻詞是“信任、透明、能辦和滿意”。該負責人反思:“是不是我們此前提供的服務就不夠讓群眾信任,不夠透明、有時辦得不太順利,有時候沒能讓群眾滿意呢?”

  方向既定,思路更明。南川以黨建引領、數字賦能、應急高效、便民利企、改革創新、政務公開、群眾滿意七個方面舉措為抓手,對應賦予“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彩,在全國率先創新打造“七彩政務大廳”,構建高效、精準、智慧、融合的基層政務服務新模式。

  “七彩政務大廳”分為紅色先鋒型、橙色數字型、黃色應急型、綠色便捷型、青色奮進型、藍色公開型、紫色滿意型,旨在通過黨建引領、數字賦能、辦事提速、服務提質、便民利企等,激發政務服務體系改革活力,努力在企業、群眾和政府之間搭建一道“七彩連心橋”,持續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例如,針對群眾反映的辦事多單位多窗口“來回跑”的問題,南川設置了10個“一窗綜辦”無差別綜合窗口和9個分領域綜合窗口,群眾和企業可以在任何一個無差別綜合窗口進行辦理,便捷了許多。同時,辦事人員熱不熱情、介紹業務全不全面等這些都有相應的評價考核機制。

  用干部的“緊張指數”換取群眾的“滿意指數”、地方的“發展指數”、政府的“信任指數”,該評選機制被中央依法治國辦評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對處于戰略機遇期、優勢凸顯期、跨越崛起期的南川而言,要樹立“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意識,以“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勇當探索者、闖關者、示范者,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變平凡為非凡,“闖”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新事業。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南川改革正以燎原之勢,蹄疾步穩、縱深推進。

  鏈接>>>

  南川重點改革創新成效

  太平場鎮軍旅文化特色小鎮:2020年太平場訓練場項目正式落地,將依托該項目打造成集國防教育、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全國首個特色文化旅游小鎮。

  科技創新:出臺《南川區激勵科技創新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6家,培育市級科技型企業303家,建成企業研發中心23個,創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多元選派鄉村振興“第一書記”:打破行政壁壘,拓寬選人視野,向機關企事業單位廣泛動員,選派優秀干部人才掛任鄉村振興示范村“第一書記”。

  最差行政效能鄉鎮(街道)大家評:在開展“最難辦事科室群眾評”的基礎上,拓展開展“最差行政效能鄉鎮(街道)大家評”,提升治理效能。

  “壩壩加油站”:在各村(社區)院壩建設“壩壩加油站”,激活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特色做法入選中央文明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怎么干》。

  王靜 吳雪瑩 圖片由南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重慶日報 2022年04月01日 星期五 第5版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