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壩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黨建+退役軍人”構建網格化自主管理新格局
發布時間:2022-03-14 08:58:46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 記者 劉曉娟  老陳,最近身體怎么樣,你的困難補貼已經申報好了,有什么困難直接向我們
  

 

  ■ 記者 劉曉娟

  “老陳,最近身體怎么樣,你的困難補貼已經申報好了,有什么困難直接向我們反映,我們會盡力幫你解決。”近日,東城街道灌壩社區好鄰居紅巖志愿服務隊來到困難退役軍人陳慶云家中,向他宣傳保障政策,了解其生活情況,解決實際困難。

  陳慶云的煩心事得到解決得益于灌壩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探索社區治理,推行的退役軍人自主管理模式。近年來,東城街道灌壩社區探索打造“網格化+退役軍人”志愿服務管理體系,集服務管理、權益維護、作用發揮于一體,依靠退役軍人力量解決退役軍人問題,切實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黨建引領

  實現全覆蓋網格化精細管理

  在灌壩社區,有一支特別的志愿者隊伍——好鄰居紅巖志愿服務隊。

  好鄰居紅巖志愿服務隊隊長何伯路介紹,灌壩社區共有747名退役軍人,其中426名黨員。為了更好地管理退役軍人,為退役軍人做好精細化服務,灌壩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成立了一支以退役軍人組成的好鄰居紅巖志愿服務隊,并在志愿服務隊中成立6個黨支部,形成由社區“三委”成員任站長、副站長+好鄰居志愿服務隊隊長+黨支部書記、志愿服務分隊長+志愿者的網格化志愿服務管理模式。

  2021年8月,灌壩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開展網格化大排查,對社區747名退役軍人基本信息、是否為黨員、入退伍時間、工作情況、家庭情況、是否有困難等情況進行調查,全面了解轄區內退役軍人家庭、生活、就業、思想等各方面情況,并詳細記錄,建立檔案。

  “以前社區只有一個退役軍人名冊,不知道誰是誰,也不知道誰家需要幫助。現在我們以網格為單元推進退役軍人建檔立卡工作,建立完善轄區退役軍人資料信息檔案,實行‘一人一檔’,建檔率達100%,實現每一名退役軍人情況清、底細明。”何伯路說。

  服務+教育

  引導退役軍人理性表達訴求

  近日,在灌壩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里,好鄰居紅巖志愿服務隊的隊長、分隊長、指導員和督導員圍坐在一起,總結2021年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研究2022年服務工作。

  這樣的集中討論在每個月都能見到。據了解,好鄰居紅巖志愿服務隊建立了學習機制,每個月第二個周五開展一次由隊長、分隊長、指導員、督導員參與的集中學習,會上總結上一個月的事務,反映退役軍人困難事項,集中討論站內事務、學習內容、退役軍人訴求解決辦法等;每月16日,開展一次大集中學習,所有退役軍人均可參與,傳達學習近期各類會議精神、學習《退役軍人保障法》,現場詢問訴求、解答疑難等。

  針對部分出行不便不能到現場參加學習的退役軍人,好鄰居紅巖志愿服務隊采取上門服務的方式,為退役軍人送學上門,宣傳政策。

  紓困解難

  打造退役軍人暖心家園

  “何隊長,如果不是你們,我這個問題不曉得好久才能解決。”今年1月,在退役軍人李小海的家里,李小海激動地拉著何伯路的手連連道謝。

  李小海癱瘓在床已有10余年,靠他兄弟照料。這些年,他的退休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在去年8月的大排查中,志愿服務隊了解到他的情況后,何伯路為他多方跑路,聯合社區共同調解,最終,為他爭取到了解決退休問題的機會,還為他申請了困難補助。

  去年8月以來,灌壩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通過退役軍人“大走訪”和常態化聯系退役軍人活動,以網格為單元廣泛收集退役軍人問題訴求,建立問題訴求臺賬,定期走訪,盡力解困。2021年8月以來,灌壩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共計為退役軍人紓困解難30余件。

  如今,在灌壩社區,退役軍人有什么問題,在集中學習會上能現場答疑解決的,由好鄰居紅巖服務隊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由好鄰居紅巖服務隊上報給社區研究解決。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依靠退役軍人力量解決退役軍人問題,著力化解退役軍人信訪和矛盾糾紛問題,推動‘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灌壩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楊勇說。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