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玉鎮發展村民訂單種植特種稻
發布時間:2021-11-18 10:04:08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鳴玉鎮發展村民訂單種植特種稻  26戶村民喜獲分紅15萬元    村民領到分紅。記者 聶靈靈 攝
  鳴玉鎮發展村民訂單種植特種稻

  26戶村民喜獲分紅15萬元

  

 

  村民領到分紅。記者 聶靈靈 攝

  南川網訊(記者 聶靈靈)11月10日,鳴玉鎮明月村26戶村民獲得今年特種稻產業分紅,共計15.0354萬元,最高每戶分紅1.782萬元。

  今年,鳴玉鎮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聯合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技術團隊,在明月村實施200畝特種稻種植,通過“六統一”即品種、播期、育秧、防治病蟲、技術指導、收購價格統一,“四集中”即培訓、管理、收割、銷售全面集中的實施要求,采取“公司+聯合社+農戶”的訂單種植、聯合社運營的模式,達到化肥農藥雙減,老百姓省工省時省力,促進增產增收,降本增效。

  “公司對特種稻保底收購價為每公斤5元,利潤的20%歸村集體所有,80%歸村民。”鳴玉鎮農服中心主任陳遠文介紹,特種稻是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開發的新型水稻品種,因大米中的蛋白質轉換成糖的過程相較普通水稻要慢,更適合血糖高的人群食用。經過專家團隊走訪,發現鳴玉鎮明月村片區適合種植特種稻,今年初,該村便利用200畝地發展特種稻。

  62歲的村民張榮華把家里的7畝地用于發展特種稻,他告訴記者,同樣是種植7畝水稻,一般水稻的畝產在400~450公斤,市場收購價為每公斤2.6元,除去成本收益只有6000多元。今年特種稻的種子、肥料、病蟲害防治藥不僅沒花錢,在種植技術上還有專家團隊指導,7畝地收益有一萬七千多元。

  據悉,今年在明月村參與特種稻種植的26戶村民獲得15.0354萬元分紅,村集體經濟也收益3.7萬元。下一步,鳴玉鎮將在轄區內適合種植特種稻的村社進行全面推廣,預計明年發展500畝。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