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井村“觀景臺”農家樂負責人熊國林:鹽井梯田邊上的夢想家園
發布時間:2021-07-22 09:37:33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熊國林在管理梨園。 記者 黎明 攝  編者按: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
  

 

  

  熊國林在管理梨園。 記者 黎明 攝

  編者按: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小康二字對廣大群眾來說,是綠水青山的生態家園,是舊貌換新顏的家宅變化,更是一個個普通人夢想成真、笑顏綻放的奮斗故事。即日起,本報開設“小康圓夢”專欄,充分展現我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點滴變化,講述我區廣大人民群眾圓夢小康的奮斗歷程。

  ■ 記者 黎明

  近日,雨后初霽的石溪鎮鹽井村,一層層梯田上,綠油油的秧苗,美不勝收。沿著柏油路上行到梯田的頂端,就來到了熊國林家開的“觀景臺”農家樂,此時,熊國林正忙著給游客做飯。

  他家的農家樂里,有的游客在觀景臺上觀賞鹽井梯田的美景,有的來到農家樂附近的梨園體驗采摘的樂趣。

  返鄉種植黃金梨

  今年49歲的熊國林是鹽井村5組村民,他的家就在鹽井梯田邊。

  2008年,熊國林從廣州返鄉,開啟了自己創業之路。

  熊國林老家屋后的土地在上世紀80年代種植了一片茶樹,后來因經營不善荒廢了。熊國林在咨詢農技人員后得知,這片土地適合梨樹生長,于是他把這50畝土地流轉過來,引進了優質黃金梨進行種植,同時自學梨樹的種植、嫁接、修剪等技術。經過長時間的摸索,他逐漸掌握了梨樹種植技術。

  在熊國林的精心管護下,梨園年產梨子10多噸。

  梯田邊辦起農家樂

  熊國林說,種果樹只是他夢想的一部分,其實他心里有自己的創業規劃,就是要打造一個集觀光、吃、住、玩為一體的農莊。

  “山上空氣好,梨子也多。果子成熟的季節,很多城里人來這里看梯田,一邊游玩一邊采摘水果。”熊國林說,鹽井村景色怡人,很適合發展鄉村旅游。于是他將自家的農房進行了改造,創辦了鹽井梯田邊上的第一家農家樂。

  為了讓游客有垂釣的地方,他開辟了有30畝水面的魚塘,年產1.5萬公斤活魚,之后又辦起了生豬養殖場。

  鹽井梯田風光旖旎,熊國林利用這得天獨厚的優勢,相繼邀約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攝影。當鹽井梯田的美景通過攝影作品呈現在各類雜志、報刊及展會上時,鹽井梯田對外界的吸引力逐年增加,熊國林的農家樂也人氣大增。“游客來玩,150元包吃住,含兩個正餐、一個早餐。”熊國林喜滋滋地說。

  用真誠吸引“回頭客

  2018年,熊國林在一位游客的指導下學會了使用微信,從此凡是來到農家樂的客人,都通過微信與他成為朋友。現在他已經有600多位微信好友,鹽井梯田的四季美景、春種秋收,他都通過微信進行展示,同時將自家梨園生長的黃金梨、自己制作的臘肉等特產與好友分享,許多游客都成了回頭客。

  隨著鹽井梯田的名氣越來越大,前來旅游觀光的人越來越多,熊國林深感農家樂的規模滿足不了現在的旅游發展需求,無法承接更多的游客。

  2019年春,他著手改造了農家樂,增加了14個住宿標準間。由于農家樂前面就是鹽井梯田的觀景臺,于是他將農家樂取名為“觀景臺”農家樂。

  真誠質樸的待人,加上原汁原味的農家飯菜,熊國林家的農家樂很快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客流量不斷攀升,僅今年“五一”期間,農家樂就接待游客2000余人。

  熊國林說,現在南兩高速公路通車了,正在建設的石溪下道口至黎香湖的公路也從他家門前經過。“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交通方便了,環境搞好了,人氣也來了,農家樂的生意會更好。”熊國林說。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