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日 國際群英會
——與會專家學者建言山地旅游和溫泉康養旅游發展
5月29日,在2021國際山地旅游日世界遺產名山(金佛山)峰會上,來自多個不同國家的世界遺產代表以及相關國際組織代表、行業專家學者就山地旅游和溫泉康養旅游發展作了精彩演講,為世界遺產保護和山地旅游綠色發展從不同角度開展深入探討。
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秘書長何亞非:
山地旅游需要構建新標準、完善產業鏈
“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旅游業和旅游領域治理在需求側、供給側等方面出現了新變化,旅游業需要順應大潮,綠色發展、生態友好。”論壇上,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秘書長何亞非作了分享。
在他看來,旅游業需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積極拓展、相互開放旅游市場,推動各種文明、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第四次工業革命和飛速發展的技術革命將推動旅游模式創新、旅游內涵更豐富以及克服時間空間障礙,為各國旅游者帶來全新的旅游體驗;以發展旅游業為動力助推鄉村振興,是廣大鄉村特別是山地老百姓的殷切期望,也是被歷史證明為十分有效的途徑。
他表示,旅游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協調優勢,維持旅游供應鏈的完整,完善行業標準制定,研究產業發展方向,推動旅游復蘇及其轉型發展。各國旅游行業需要全面合作,以“旅游+”發展新理念為指引,利用科技賦能、文化賦能、綠色賦能,創新旅游業的供應鏈、產業鏈、數據鏈、人才鏈,為新時代旅游業注入新活力。同時,開放是旅游發展必由之路,也是促進經濟復蘇關鍵,旅游業發展必須符合歷史發展大趨勢,以旅游為載體和平臺,融合文化、體育、健康、科技等,創造新時代旅游新未來。
他同時表示,山地旅游具有獨特生態環境資源和多元區域文化特點。因此,發展山地旅游需要構建山地旅游新標準,配套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完善和提升山地旅游供應鏈、產業鏈,扶持山地旅游企業融合發展,保障山地旅游整體高質量發展。
世界旅游組織旅游市場趨勢與競爭部主任桑德拉·卡弗奧:
要為山地旅游目的地的社區賦能
“衡量山地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標準是經濟、社會和環境,高質量發展不意味著高消費,要對游客負責,要尊重自然環境。”世界旅游組織(UNWTO)旅游市場趨勢與競爭部主任桑德拉·卡弗奧通過線上方式分享了她的觀點。
她稱,2020年,對于國際旅游業而言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年,國際游客入境人數下降73%,與2009年旅游業4%的降幅相比,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是巨大的,降幅十分驚人,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因為這場疫情變得岌岌可危。
那么,如何轉危為機,推動山地旅游可持續發展呢?她稱,首先,市場細分將比以往更為重要,要進行技術投資,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迅速回應他們的需求,提供真正有需求的產品;其次,要為山地旅游目的地的社區賦能,培養當地人的業務技能,讓他們能夠在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和溝通等方面,服務旅游業的發展。
最后,要為發展山地旅游提供強有力的管理支持,讓市場主體、社區(鄉村)、政府部門在發展山地旅游方面進行通力合作。山地旅游的自然環境非常脆弱,要確保有相應的指導,并且需要有一個與周圍自然環境相協調的規劃。此外,發展山地旅游還要有創新,要加強國際合作等。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
知識產權促進可持續發展
知識產權如何助力世界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分享了她的觀點。
在她看來,誰能夠用好知識產權組織的資源,就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誰就越接近成功。2019年以前,知識產權組織的資源美國用得最多,之后中國一躍成為最大的用戶。那么,世界遺產保護和山地旅游如何利用好知識產權呢?
她稱,首先,山地旅游領域有很多規則要制定,如民宿行業就沒有標準,一些低端產品就很容易破壞行業未來的發展,因此在技術利用、商業模式、文創產品等方面,可以向知識產權組織挖“金礦”。其次,用好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庫平臺,其數據平臺可以免費獲得六個方面的信息,包括有無再先權存在、再先權有沒有過期、競爭對手在哪里等。無論是在制造業、鄉村旅游,還是文創產業等方面,用好這些信息,可以直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有機會獲得發展。
最后,在知識產權組織的平臺上,技術擁有者可以免費提供自己的技術參數,需求者可以提供需求參數,平臺為雙方搭建了一個合作的通道。
亞太溫泉與氣候養生旅游研究院院長王捷:
溫泉和山地旅游不可分割
“中國絕大部分名山都伴隨著天然溫泉資源,而且很多是名泉,溫泉早就和山地旅游不可分割地連接在一起。”研討會上,亞太(重慶)溫泉與氣候養生旅游研究院院長王捷作了分享。
他表示,中國的溫泉資源極其豐富,已經探明的溫泉資源點約5000處,其中70%以上處于山地,并且一半以上的溫泉資源集中于西南地區,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種類豐富的動植物、珍貴的山地溫泉資源,為金佛山發展山地康養旅游提供了天然條件。
如何將山地旅游這一動態旅游活動與山地溫泉這一靜態旅游活動結合起來呢?他稱,山地旅游者到達山地時的“落腳溫泉”,出發前的“起腳溫泉”,在山地旅游過程中的“解乏溫泉”和“驛站溫泉”,以康養為核心吸引物的“山地康養溫泉目的地”,可能會形成未來山地旅游的一種新業態,山地溫泉也能在山地旅游新業態中交叉發展。
世界溫泉與氣候養生聯合會副主席兼技術與創新委員會主席喬瓦尼·古爾納:
健康生活的無限品質來源——山地環境
“在山地環境中推廣水療養生,這一領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為傳統旅游特別是養生旅游帶來更多趣味性。”世界溫泉與氣候養生聯合會副主席兼技術與創新委員會主席喬瓦尼·古爾納通過線上方式分享了他的觀點。
在他看來,山地環境一直以來都是身心健康和健康品質的代名詞,除此之外,山地還擁有一個獨特的優勢,讓人們的心情更加愉悅,促進身心健康。
他認為,充足的氧氣、純凈的水資源和環境背景,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功能運作,能夠加強免疫力,如果遵循森林療法的原則,將長期受益。因此,要戰略性地使用技術,當環境預防仍然沒有明確的參考標準時,必須使用“綠色”標準,節約來自可再生資源的能源。
他表示,人們將從尊重生活質量和支持環境的健康旅游中,獲得最大的社會經濟利益。
日本衛生學會森林醫學研究會會長李卿:
森林康養促進健康
“森林浴就是通過森林散步將森林具有的療養效果,用于人們的健康增進疾病預防的活動。“森林浴通過刺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個感官發揮其功效。”論壇上,日本衛生學會森林醫學研究會會長李卿通過線上方式分享了他的觀點。
為什么森林浴那么受歡迎?他表示,免疫系統包括自然殺傷(NK)細胞在預防感染以及癌癥發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森林浴也許會通過減壓效果,對免疫系統產生有益的作用。因此,他于2005年、2006年、2007年在日本長野縣進行過三次森林浴實驗,實驗證明森林浴確實會對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有益的作用,同時具有持續效果。
(本版稿件由記者陳蕗穎、李崎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