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下南川城 南川城里有東街
發布時間:2021-04-26 11:41:23 來源:重慶日報
新聞摘要: 東街回來了!南川城更好耍了!2021年春節,南川人奔走相告,外地人紛至沓來,南川東街以日均5萬人次的客流量,刷新了南川單個旅游景區日均客流量的歷史峰值,成為重慶春節旅游的一匹“黑馬”。
 
 市民漫步東街尋找記憶 攝/汪新

  記憶墻用老物件追尋過去的時光 攝/任前蔚


“穿越”回上世紀的老街區 攝/汪新


做舊復古的商家招牌成為街巷風景 攝/汪新


家庭記憶館再現昨日生活場景


 夜幕下的東街燈火輝煌

  東街回來了!南川城更好耍了!2021年春節,南川人奔走相告,外地人紛至沓來,南川東街以日均5萬人次的客流量,刷新了南川單個旅游景區日均客流量的歷史峰值,成為重慶春節旅游的一匹“黑馬”。

  東街,曾是車水馬龍的南川“城心”,一度蕭條卻承載著眾多南川人的青春鄉愁。近年來,南川區委、區政府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立足“三優”稟賦,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創新打造東街文旅商業綜合體,補齊了城區無爆款景點、缺旅游業態的短板,在全區構建形成“城依景、景融鄉、鄉伴城”的景城鄉融合發展格局,向著率先實現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張景城鄉融合發展的精彩答卷

  2018年5月,市領導調研南川時指出,南川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良、旅游資源優厚,要努力提高金佛山含金量,推動文旅融合、景城一體發展。

  市里有要求,南川抓落實。金佛山、山王坪、龍巖城等景區景點相繼改造提升,通過“魅力中國城”、全市“雙曬”等平臺美名遠播,“金”字招牌閃閃發光。“十二金釵大觀園”花開四季、各有特色,支撐起全域旅游的大半壁江山。城呢?如何吸引景區游客進城過夜?怎樣將景、城、鄉之間的壁壘打通,促進三者深度融合發展?

  東街項目應時而生。東街,曾是南川“城心”,劉鄧大軍經由這里入城,解放路赫赫有名。學校、醫院、商鋪、教堂散布四處,車來人往熙熙攘攘,不到東街不算進城。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新城西向、東向延伸,各種業態隨之搬離,東街日漸凋敝。改造東街,成了幾代人的夙愿。

  經過多方調研論證,2019年3月,定位為“文旅商業綜合體”的東街改造項目正式開建。在保持原有空間肌理的基礎上,對原有的市場、學校、廠房宿舍、倉庫等存量建筑實施最大程度的保護開發,對周邊其他建筑進行風貌性重建,植入文化內容,加入文旅產業,以市民最真實的生活樣板為藍本,打造以小鎮青年文化記憶為核心的文旅商業綜合體。

  2021年初,東街順利試運營并迅速成為南川旅游市場的一大“爆款”,徹底彌補了南川過去“景強城弱”的短板,變游客“不進城、不過夜”為過夜游、深度游。

  前不久,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利用存量閑置房屋發展旅游民宿試點方案》,鼓勵市內各區縣高效利用城鄉存量閑置房屋資源,科學打造高品質、差異化、體驗式旅游產品。而東街項目正是南川區活用城市存量、激活老城資源的先行先試和典型案例。

  一次打造城市文旅新地標的生動實踐

  不同于其他的舊城改造項目,東街項目摒棄了大拆大建、推倒重來方式,遵循城市有機更新的理念,在微改造上下足繡花功夫,保留原有建筑風貌,以傳統語言講述東街故事;植入文化IP,延續城市文脈;培育現代業態,讓不同年齡不同喜好的游客都能盡情暢游;創新運營模式,引進國內一流運營團隊策劃、設計、運營一體化管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經過精心規劃、高標準打造,東街不僅成為南川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節點,更完善了南川旅游供應鏈,提升了價值鏈。

  東街不是古城,而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西南小城人民實實在在的生活場景重現。青磚青瓦房,木格子玻璃窗,斑駁的舊城墻,貼滿畫報的房間……近40年里城市空間發展遺存和大眾年代生活記憶,蘊藏在街區布局中,留存在一間間古樸的房子里。

  整個風貌街區占地120多畝,涵蓋了學校、市場、宿舍等時代記憶場景,規模如此之大、場景如此齊備的同主題風貌街區,在西南乃至全國都首屈一指,符合旅游“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吸引力要求。

  風貌,是吸引人來打卡拍照;文化,則可以讓人流連忘返、細細品味。東街通過設置家庭記憶館、東街文創菜市、校園主題樂園等文化體驗場景,將“年代”這一文化元素展現得淋漓盡致。老一輩的游客,在這里體驗記憶和鄉愁;新一代的游客,在這里感受時尚和潮流。

  此外,東街還通過設置非遺展示館、中草藥廣場等場景,巧妙地將南川的山水文化、草藥文化、非遺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也植入其中,讓游客在沉浸于“時光穿越”之余,還能體驗到南川多元的地域特色文化。

  完備的現代業態,讓旅游要素更加豐富。這里有國內首個引進“開心麻花”的IP街區,以“內外聯動、場景活化”的形式,開展跨時空的IP情境互動演藝;有獨具創意的廢墟主題民宿,將城市廢墟元素與旅游住宿休閑相結合;有將攀巖、溜索、高空自行車等極限戶外運動巧妙融入城市立體空間的親子戶外體驗區;還有深受年輕人喜愛,排隊到深夜的VT COMUS CLUB和貳麻酒館……

  圍繞“生活、旅游、文化”三大主題,東街內設置有品牌區、地方小吃區、手工產品區、復古文化商業區、非遺商品區、休閑酒吧區等豐富、時尚的現代文旅業態,是東街能夠“24小時”吸客、留客的基礎和保障。此外,引入中青旅對街區進行“全托管”的運營模式,也為街區的產品更新、客流輸入提供了專業保障。

  康養游、體驗游、深度游,好看、好吃、好玩、好住。在東街,總有一個地方讓你印象深刻,總有一個地方讓你流連忘返。

  一幅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藍圖

  “重慶城中金佛山,金佛山下南川城,南川城里有東街,南川城外有原鄉。”

  這是南川構建景城鄉融合發展的空間布局,也是南川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嶄新藍圖。精讀一座山,讀出金佛山的交通之變、景點之變、體制之變,讀出金佛山沉甸甸的含金量。深耕一座城,耕耘東街、尹子祠,耕耘城市文化,耕耘城市管理,耕出近悅遠來的三宜之城。心居一片田,居在大觀原點,居在鹽井梯田,居在黎香湖,大美原鄉漸成主城人的第二居所。

  在進入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的大戰略下,作為全市4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之一,南川將在景城鄉融合發展方面肩負起新的要求和使命。

  南川區將始終堅持用好“三優稟賦”,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景區提檔升級、城市文旅綜合體打造、大觀田園新城建設等方面聚焦發力、持續用力,“一盤棋”推動景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補齊景城鄉融合發展短板,探索率先實現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的新路徑。

  當前,在城區至金佛山“景城一體”旅游經濟帶建設方面,尹子祠文化公園已建設完工,串聯金佛山和南川城的景城大道工程也在加緊建設;在城區至大觀園“景村一體、農旅融合”鄉村振興試驗示范帶建設方面,集旅游目的地和集散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大觀原點項目已開始試運營,周邊配套也漸趨完善。

  此外,為了加快面向同城化,突破旅游交通制約,縮短南川至中心城區時空距離,南川正在加速推進“快進、慢游、暢行”的交通體系建設,確保實現“1小時從主城上金佛山”的目標。

  如今,“金佛山—城區—大觀園”景城鄉融合發展布局正加速構建,方圓100平方公里景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初見雛形,“城依景、景融鄉、鄉伴城”的空間格局更加明晰。

  王靜 劉廷 圖片除署名外由南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來源:重慶日報 
  /html/2021/meitikannanchuan_0426/129027.html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