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指拇村6組的任發能一家有點忙。“步游道修好了,環山公路通車了,今年的游客肯定要翻倍,我們要趕緊把農家樂收拾好,不然到時候游客來了住不下。”
任發能以前是木工,曾經在四川、貴州等地打工,憑借著一手好的木工活養活了一家人。后來,他的兒女先后步入校園,家庭負擔一下子加重,因學致貧成了建卡貧困戶。
指拇村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了解到任發能家的實際情況后,第一時間與他聯系,落實各類扶貧政策、解決實際問題,并制定了幫扶措施。2016年,任發能在大家的鼓勵下將自家破舊的老房子拆除,并按照農家樂的標準蓋上了新房子,從此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政策補助一部分,打工時存了一部分,再加上修房子時自己包攬了木工活,所以沒花多少錢就順利搬進了新房子。”任發能說,后來他去注冊了農家樂,生意很快就自己上門了:一家中藥材種植公司長期租下房間,作為員工的臨時宿舍,每人每天45元;修路的工人自備材料在他家開伙,每月支付2500元;周末來了自駕游客人,每人每天包吃包住100元……
任發能并沒有就此滿足,他覺得今后指拇村的鄉村旅游會越來越好,自己的農家樂也要提檔升級才能更好地滿足游客。“我把廁所進行了改造,現在每個房間都有獨立的衛生間;院子里新修了花壇,以后景致更好;我還準備修一個魚塘,這樣游客來了也有耍事。”
與此同時,妻子李福英也沒有閑著,除了打掃衛生、替修路工人做飯以外,她還利用空閑時間參加了鎮里舉辦的廚師培訓班,借此磨練提高自己的廚藝。“以前的客人經常夸我做的菜好吃,但是我知道這還遠遠不夠,以后來的客人會越來越多,我也要多學點菜式,技多不壓身嘛。”李福英笑著說。
更讓夫妻倆高興的是,如今兩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開始為家里分擔壓力:兒子大專畢業后參加了貧困戶技能培訓,學會挖掘機技術后就近務工,還能照顧家里;女兒在重慶一家服裝廠做銷售,每月會給家里寄錢貼補家用。
“想要致富不能光是等靠要,現在黨的政策這么好,我們自己也要努力向前跑。”任發能說,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今后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