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半河社區茶山進行冬管。記者 袁治衛 攝
■ 記者 袁治衛
高山云霧出好茶。三泉鎮半河社區4組平均海拔1000~1100米,這里位于金佛山北麓,常年云霧繚繞。當地村民朱貴強在家鄉的土地上,變荒山為青山,用心育出好茶,帶動當地村民共同致富。
近日,冬日的陽光灑在三泉鎮半河社區4組茶山上,村民們鉆進茶林里正忙著冬管。
“茶樹全部進行綠色管護,不打農藥,不用化肥,一年人工管護需要達到5次。”重慶沙景山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貴強介紹。
踩在茶壟上,工人正忙著割草、松土、施肥,冬日的茶山生機盎然。
半河社區并沒有種植茶樹的歷史。2015年開始,沙景山茶葉公司在半河社區4組區域承包了1200畝土地,目前600畝進入盛產期。
“我是土生土長的三泉人,把家鄉變得更綠更美是我多年的夢想,半河社區4組這一片荒山大多荒了15年以上,因此土壤經過多年的自我修復土質極佳,加之本身是酸性土壤,非常適合種植茶樹。”朱貴強說。
種植初期,朱貴強便邀請專家對該地區的土壤、氣候、溫度、濕度等進行科學的檢測,其弱酸性土壤等條件,非常適合發展福鼎大白、巴渝特早兩個茶葉品種。
沙景山茶葉公司遵循“小而精”的宗旨,注重品牌建設,成為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茶學專業的科技特派單位、定點科研基地和簽約學生培訓基地,從基地種植到廠房建設、廠區設計、機械配套,西南大學茶學專家、區農業專家全程跟蹤指導,力求盡善盡美。
“高海拔地區一進入冬天,低溫就會把茶樹常見的害蟲殺死,再通過一些物理方法防蟲害,讓茶林從栽種茶樹以來就沒有噴灑過農藥,而且綠色栽種讓氨基酸含量超同類產品30%以上。”朱貴強說。
前幾年,茶山一直在培育茶林沒有采摘,今年才會進入盛產期,這也讓茶的品質得到了保障。
2020年,在重慶市第十三屆“三峽杯”名優茶評比中,沙景山茶葉公司的“動青牌”綠茶第一次參評便獲得綠茶類金獎,其品質得到專業認可。
目前,公司占地2畝的新廠房已竣工,設計生產能力60噸,流程科學、高效節能,質檢室、審評室、展示中心一應俱全。
“我們雖然是發展茶葉的新手,但從謀劃之初就定好了發展優質綠茶的目標。”朱貴強說。
茶產業也帶動了半河社區發展,不僅完善了周邊13多公里道路、9口蓄水池等基礎設施建設,還帶動半河社區4、5、8組90余戶村民就業,長期務工的就有40余人,幫助14戶貧困戶穩定脫貧。
朱貴強介紹,茶山可觀金佛山景色,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觀,特別是夏季涼爽,將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優勢,下一步將促進茶旅融合,進一步帶動周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