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吾輩自強——從《南京照相館》底片照見青年擔當
發布時間:2025-07-29 08:55:49 來源:
新聞摘要:

  

  □ 王瑩

  據央視新聞、新華社消息,截至7月27日19時51分,中國電影單日票房半天突破3億元,抗戰題材影片《南京照相館》7月25日正式公映后,上映3天票房已近4億元,位居單日票房榜首,并打破近三年暑期檔戰爭片首映日紀錄。當這些閃耀的數據遇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一股深沉的力量正在影院內外涌動——以《南京照相館》《東極島》《山河為證》為代表的歷史題材影片,正以藝術之光喚醒民族的集體記憶。

  底片,是平民的武器;銘記,是今日的擔當。當《南京照相館》的鏡頭定格在南京城墻上觸目驚心的彈孔,當銀幕上那位照相館學徒用顫抖的雙手藏起記錄日軍暴行的底片——這些沉默的膠片,此刻已成為刺穿歷史迷霧的利刃。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這部以平民視角直面南京浩劫的影片,不僅掀起了觀影熱潮,更在青年心中點燃了“銘記歷史,吾輩自強”的精神火種。

  更令人動容的是年輕一代對歷史的虔誠追尋。社交平臺上,幾歲小女孩專注凝視抗戰文物的短視頻引發點贊狂潮;影院里,年輕觀眾在《南京照相館》中看到日軍摔死嬰兒的暴行場景時發出的壓抑驚呼;劉昊然等青年演員陣容吸引著Z世代主動走進那段烽火歲月。一位年輕觀眾在觀影后寫道:“他們圍在代表祖國山河的背景墻前念出‘大好河山,寸土不讓’時,我淚流滿面”——這正是歷史教育最珍貴的閉環:年輕一代在主動凝視中完成精神傳承。

  然而,銘記絕非終點?!赌暇┱障囵^》的沉重底色,最終指向的是光明的未來。片中人物在絕境中以保存真相為抗爭,恰是對“自強”最悲壯的詮釋。它向當代青年發出無聲叩問:當硝煙散盡,吾輩當以何自強?這自強,是科技攻堅實驗室里的不眠燈火,是鄉村振興田壟上的青春足跡,是在國際舞臺捍衛國家尊嚴的理性聲音。歷史賦予的并非仇恨,而是知恥后勇、奮發圖強的永恒動力。

  值此80周年之際,銀幕上的抗戰敘事承載著超越娛樂的使命。《南京照相館》選擇7月25日上映,《東極島》定檔8月8日,《山河為證》將于8月15日終映,三部影片的上映日期本身就成為莊嚴的時間紀念碑。它們以照相館平民、海上漁民、全民族像三個維度,構建起抗戰敘事的立體圖景。這些光影不僅是歷史的回響,更是面向未來的宣言——當年輕觀眾走出影院時,帶走的不僅是劇情記憶,更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精神火種。

  當票房量與80年民族記憶在2025年的夏天交匯,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中國電影市場的繁榮,更是一個民族在光影中找到歷史與現實的共鳴點——記憶在票房數字中復蘇,精神在光影流轉間傳遞。

  銘記,讓民族的根脈深植;自強,使精神的火炬永續。愿當代青年皆能從那方寸底片中照見責任:以我輩之奮斗,證山河之永固!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