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街道漆樹堂:清涼山水引客來 避暑經濟助增收
發布時間:2025-07-21 09:09:09 來源:
新聞摘要:

 

  □ 記者 張樸

  盛夏時節,南城街道的漆樹堂褪去了城市的燥熱,群山疊翠間涼風習習。這個藏于山間的徒步打卡點,正吸引著一批又一批追尋清涼與寧靜的游客。隨著避暑經濟的火熱,當地群眾在綠水青山間捧起了“旅游飯碗”,讓避暑經濟的熱度,在綠水青山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益。

  “脫離了城市的喧囂,在這里躺一躺、喝杯茶,心就靜下來了。”一位福建的游客坐在民宿院壩的樹蔭下,望著遠處的山巒感慨道。對許多人而言,漆樹堂的魅力不僅在于涼爽的氣候,更在于那份“野趣”與“未知”——蜿蜒的野路藏于林間,每一處拐彎都充滿驚喜,恰如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對“慢下來”的向往。

  “我蠻喜歡這里的,去年來了幾次,今年又來了。這個地方被稱為我們重慶版的小川西,給人的感覺就像重慶版的阿勒泰。”有人特意為“見山見自己”而來,登頂時感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開闊;“我們明天就要去金佛山玩飛拉達,陪孩子,孩子開心我就開心”。有人帶著孩子來此徒步,圍坐聽風,主打陪伴;“平時太累太燥,來這里流流汗,渾身都舒坦”。游客口中的“舒坦”,恰是漆樹堂最動人的吸引力:用原生態的清涼與寧靜,為奔忙的都市人提供一處心靈棲居地。

  游客的青睞,讓漆樹堂的避暑經濟持續升溫。“暑假期間,家長帶孩子來住宿、徒步的特別多。12個房間可容納二十余人,基本要提前一周網上預訂才有房。”當地民宿負責人笑著說。如今村里不僅有民宿,還興起了露營地,不少避暑客專程來此小住。“我們這兒靠著山水,賺點零花錢,還能照看孫子,日子過得很安逸。”

  這份“安逸”,源于漆樹堂近年來的悄然蛻變。依托高海拔帶來的涼爽氣候和原生態的自然景觀,這里從昔日的深山村落,逐漸成為南川及周邊市民的避暑“后花園”。越來越多當地居民回鄉創業,開起了農家樂、民宿,將自家的臘肉、筍干等農產品擺上游客的餐桌,“旅游飯”越吃越香。游客來了,農產品有了銷路;農家樂火了,村民有了家門口的崗位,“以旅促農”的鏈條在山間悄然形成,讓清涼山水真正變成了“綠色銀行”。

  當城市的熱浪還在蒸騰,漆樹堂的風正帶著草木清香掠過游客的臉頰。在這里,避暑經濟的火熱不僅是一場“清涼消費”的盛宴,更是一幅“游客得休閑、村民得增收”的和諧畫卷。農旅融合的畫筆,正為這座山間村落描摹出更生動的未來。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