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記者 劉曉娟)7月10日,記者走進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南川校區,只見教學樓內桌椅、投影安裝就緒,宿舍樓里空調、淋浴設施齊全,這座備受矚目的我區首所大學已展露新顏。據悉,校區一期工程將于7月30日前完成竣工驗收,達到學生入住條件。
南川校區位于西城街道,依偎鳳嘴江畔、背靠永隆山、毗鄰九鼎山,總占地1085畝,分兩期建設,建成后可容納1.2萬名在校生。項目自開工以來便全力搶抓進度,僅用68天就實現了首棟建筑主體結構封頂,2025年2月底全部建筑主體結構封頂,比建設計劃整體提前了1個月。
“目前一期項目建筑、管網已全部完工,內部裝修和家具安裝進入收尾階段。”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南川校區建設項目辦公室主管張晨汛介紹,現場半圓形建筑為核心教學樓,周邊分布著化工、建筑、經管三個學院的教學樓宇,三棟宿舍樓與食堂緊鄰教學區,下方是標準化體育場,江對岸則規劃建設了圖書館和報告廳。
記者在宿舍樓看到,宿舍設置四人間和六人間,均采用上床下桌設計,學習空間寬敞明亮,每間宿舍配備了空調,洗漱臺與干濕分離的衛浴系統配套完善。教學樓內,課桌椅、投影儀等教學設備均已調試完畢,靜待師生到來。
如此高效的建設進度,離不開科學管理與技術賦能。“我們用科技手段確保工期受控,提前完成建設任務。”中冶建工海外分公司總工程師吳敬輝表示,項目高峰期投入施工人員1800余人,通過“作戰圖”上墻打卡機制緊盯里程碑節點。面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土洞、石筍等施工難題,中冶建工團隊引入抹灰機器人、焊煙收集器等智能裝備,應用八大類29項新技術破解難題。
據了解,南川校區將緊密對接南川產業發展戰略,重點服務先進材料、化工醫藥、綠色低碳、現代服務等產業領域,開設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大數據與會計、藥品生物技術、智能建造技術等18個專業,首批將入駐化學與制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及其他學院低年級學生。未來將根據南川產業發展,增設文化旅游學院、智能制造學院等,最終學生規模達1.2萬人,為南川相關產業發展提供直接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