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 7月2日至9日,重慶電訊職業學院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茗香縈書韻·數智啟新程”鄉村振興促進團走進我區,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文化為根基、數智為引擎,通過文化共建、直播賦能、精神溯源、童心守護、路徑探索等多元實踐,架起高校與鄉村協同發展的橋梁,為鄉村振興注入“智”與“志”的雙重動能。
7月3日,促進團與德隆鎮茶樹村開啟“思想碰撞”。雙方以多元智慧為鄉村振興“破題”。在文化共建環節,團隊啟動“金佛山紅茶書院圖書捐贈暨閱讀互助計劃”,捐贈圖書涵蓋酒店管理、電商賦能等實用領域,既搭建起鄉村文化發展橋梁,更激發村民閱讀熱情,為文化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7月6日,團隊走進古花鎮張邦揚文化中心,年逾古稀的張邦揚老先生分享了自己閱讀500余冊書籍、創作超千萬字書法作品的歷程,以“黨和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文化自信”“奉獻精神是人生價值的試金石”等箴言,勉勵師生“扎根基層、服務人民”。其“以筆耕傳遞文化火種”的堅守,成為團隊深耕鄉村振興的文化指引,更讓“文化傳承要讓茶香浸潤書頁,讓書韻點亮鄉村”的理念深入人心。
以數字化賦能鄉村文旅,是此次實踐的核心抓手。7月4日起,團隊聚焦金佛山紅茶書院民宿,開啟“云端解碼”行動:深度調研民宿特色與線上傳播規律,反復打磨直播方案。試播中,成員化身“云端導游”,帶領觀眾沉浸式感受民宿風貌,正式直播則聚焦“茶宿生活美學”,鏡頭捕捉原木客房、山泉水泡茶體驗及“推窗見云海”的景致,將自然與人文深度融合,大幅提升民宿知名度。
7月8日,團隊在茶樹村開展“視頻制作特訓·鄉村實操成長營”,為村民和游客提供“拍攝、剪輯、發布”全流程指導。從茶室茶香的定格、民宿繁花的捕捉,到農家樂煙火氣的運鏡,再到剪輯軟件操作與背景音樂適配,志愿者手把手傳授技巧。實操中,大家分組完成茶室日常短片、民宿宣傳視頻,指導游客如何通過運鏡展現農家樂里的煙火氣息,制作并上傳至自媒體。
在守護文化根脈與開拓發展新徑上,團隊同步發力。7月7日的“童夢護航成長課堂”里,志愿者將茶香融入教學:茶文化科普課講述茶葉從種植到炒制的故事,趣味繪畫課讓孩子們用稚嫩筆觸勾勒茶園風光,兒歌朗誦中滿是鄉音對故土的熱愛,讓鄉土文化在孩童心中扎根。(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