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助力讓南川茶香四季
發布時間:2025-05-20 09:04:02 來源:
新聞摘要:

  

  □ 隆運嬌

  5月4日,晨曦微露,我區的各個茶園,彌漫著濃郁茶香。冷水關鎮古道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謝雕帶著工人,熟練地穿梭在茶壟間采茶,臉上洋溢著笑容。“過去,春茶采摘結束后,剩下的葉子只能修剪丟棄,白白浪費了。如今可不一樣,區里大力發展夏秋茶,這些曾經的‘廢葉’,實實在在成了我們的增收‘金葉’。”

  茶葉是我區特色優勢與富民產業。南川茶從“一季春茶”邁向“四季有茶”,實現全鏈升級,背后離不開區人大常委會持續多年的監督助推。

  助力夏秋閑茶逆襲

  走進位于大觀鎮的重慶梵涎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兩條嶄新的自動化生產線正進行最后的調試,機械的轟鳴聲與醇厚的茶香交織在一起。“真得感謝人大從中牽線搭橋,從項目考察、落地,再到設備安裝完成,前后不到一年時間,太高效了!”公司負責人常天成感慨道。

  以往,南川的茶產業存在“一季興、三季閑”的短板,夏秋茶基本閑置,開發利用低。為打破這一困局,區人大常委會主動出擊,將助推夏秋茶發展列為重點監督議題,積極開展一系列監督工作。去年,受區農業農村委邀請,區人大常委會農業農村工委一道前往貴州金沙等地考察,學習夏秋茶深加工先進經驗,成功促成重慶梵涎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投資8000萬元建設夏秋茶出口拼配集散中心。

  企業落地只是開始,人大監督并未止步。當了解到企業面臨生產原料收購不足的難題時,區人大常委會迅速協調區農業農村委組織鄉鎮與企業對接,僅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促成了1000余畝茶園的定向供應合作,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今年我們預計加工夏秋茶700噸,出口到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常天成說,人大的助力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動力,也為茶農茶企增收帶來了希望。

  “夏秋茶生長速度快,采摘周期長,目前我們已經有了夏秋茶從生產、加工到精制茶出口全產業鏈的業務,預計今年能帶動茶農每畝增收1000余元。”謝雕說。

  推動川渝協作破圈

  去年8月,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區內茶企代表前往四川省峨眉山市,學習竹葉青的運營管理經驗。

  竹葉青作為中國高端綠茶的領軍品牌,原產地位于峨眉山市。自2023年起,區人大常委會借助與樂山人大簽訂合作發展協議、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有利契機,積極搭建交流平臺,組織本地茶企與峨眉山市茶企開展互訪考察活動,實現了信息、人才、資源、技術共享。

  目前,兩地多家茶企已達成合作交流意向。今年,區人大常委會還將進一步組織企業深入合作,推動兩地茶產業在品牌共育、市場共拓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人大搭建的這個平臺,讓我們不僅學到了先進的運營經驗,更拓寬了發展視野,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重慶金山湖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代春說。

  構建全鏈監督閉環

  近年來,區人大常委會成立調研組,深入15個鎮街調研,多次召開會議座談交流,認真聽取區政府專項工作報告,經過細致研究分析,形成了詳盡的調研報告。

  報告精準指出全區茶產業發展存在的產業投入不足、企業帶動能力欠佳、品牌建設力度不夠、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參考。

  今年,區人大常委會創新舉措,成立茶葉產業人大代表工作站,構建起“調研—監督—落實—反饋”的閉環工作機制。8名區人大代表主動化身“產業監督員”,深入茶園、茶企一線,扎實開展專題調研,累計收集并提交意見建議10余條。

  在人大的持續監督推動下,南川茶產業成績斐然,實現“出海”又“出圈”。全區茶產業產值達到12.3億元,“千年金山紅”成功出口新加坡和韓國,金佛玉翠、大樹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分別增長10%、73.9%。

  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區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圍繞助推品牌推廣、品質管控等重點工作持續發力,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舉措,助推南川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