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佛山溶洞內發現的熊貓頭骨。記者 陳彬 攝
南川融媒訊(記者 王瑩 唐湛)近日,在金佛山一溶洞內,發現了一具較為完整的動物頭骨。經過專家初步鑒定,該頭骨為熊貓頭骨。
發現熊貓頭骨的溶洞位于合溪鎮,洞內空間十分狹窄,崎嶇不平。頭骨所在區域位于洞穴最底端,上方不斷有水滴落下,形成水池。頭骨大部分在水中,已經鈣化,還留有頭頂小部分露在水面。整個頭骨結構完整,長30.5厘米,寬20.8厘米,高14.6厘米,第一、第二和第三臼齒清晰可見,兩個顴骨相對較寬。
“我們走進來發現的時候,就覺得很奇特,像一個捕獸夾。”首位發現頭骨的探洞愛好者梁光才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繼續說道:“靠近后發現并不是我們熟悉的動物頭骨,就報告了合溪鎮。”得知信息后,合溪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對溶洞進行了保護。
3月10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隊進入洞穴,通過對頭骨的形態、牙齒及矢狀嵴等特征研究,進行了初步認定。“這就是熊貓頭骨,顯著特征就是矢狀嵴很高,顴弓很突出。”黃萬波指著頭骨介紹,“最重要的一個判斷就是牙齒是平的,就像我們農村的磨一樣,比較寬大,而且上面好多尖,要把竹子給壓碎。從牙齒磨損程度來看,應該是中年熊貓。”
經過現場水中找尋,專家還發現了疑似熊貓其他部位的骨頭。據了解,從溶洞形態構成來看,初步判斷熊貓可能是從溶洞上方摔落下來。“你們看,這個溶洞是一個漏斗形,是豎井,它也許是不小心,也許是有其他猛獸追趕,導致它掉下來了。”黃萬波觀察著溶洞,猜測著頭骨在這里的原因。
此次初步鑒定后,還將對頭骨部分進行碳14和DNA檢測,來確定具體年代和基因種群歸屬。黃萬波說:“DNA結果出來后,就能了解此地發現的熊貓頭骨是屬于秦嶺支系還是臥龍支系。”
目前,當地已經著手進行下一步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