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動脈”守護人 用腳步守護安全
發布時間:2025-02-08 10:07:29 來源:
新聞摘要:

  

 

222222222222222

  王向和同事在測量接觸網和鐵軌間的高度。記者 唐湛 攝

  □ 記者 唐湛

  春節假期,萬家團圓,但還有一些人依舊堅守在工作一線。在渝廈高鐵重慶段建設現場,就有這么一群人,用腳步默默守護著高鐵“大動脈”的安全。

  1月26日,在渝廈高鐵重慶段木涼隧道沿線,雖然該段主體工程大部分已完成,但在鐵道上還是能看到接觸網工的身影。鐵路上面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電網線路就是接觸網,它們是給列車供電的,是高鐵運行的“大動脈”,而接觸網工就是和這些電網打交道。

  1998年出生的王向是中鐵電氣化局接觸網第二作業隊的技術員,這段時間,他和同事們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測量接觸網和鐵軌間的高度,如果發現有誤差就立即調整。

  “接觸網和鐵軌的設計高度是5.3米,允許誤差是正負5毫米,但我們一般控制在2到3毫米之間。”王向說。中鐵電氣化局接觸網第二作業隊隊長賈洪林告訴我們,“如果這個高度不精準的話,會影響以后列車運行時的供網關系和穩定性。”

  精確到毫米的檢測需要接觸網工人們時刻保持十二分的仔細,現在鐵軌處于調試階段,只要鐵軌有一點小變化,王向和同事們就要重新測量,確保鐵軌和接觸網的高度始終保持一致,所以這樣的測量并不只有一次,而是隨時都在進行,這也是對腳力的一種考驗。王向說,他們每天一走就是七八個小時,他的最高紀錄是一個上午走了20多公里路。“那個上午就來來回回一直檢測,一直在走,根本沒時間停。”

  “我負責的管段左右線加在一起共140公里,每一處這樣的點都需要人工來回地測,所以工作量比較大。”賈洪林說。

  王向的老家在陜西延安,因為春節期間現場必須有人留守,隊里只能調班休假,為了讓其他更遠的工友回家,他選擇了留下來。“你調整了,別人也回不去,別人也想回家,家里都有父母呢。”王向說。

  中午十二點,單位食堂送來了盒飯,因為一上鐵道就不知道要走到哪里,所以為了方便和節約時間,王向和同事們的午飯都是這樣在現場簡單對付幾口。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四川的、甘肅的、東北的,這個春節假期,他們都留守崗位。作業隊施工員馮智洋說:“我們一直要工作到2月底,要等后面調休的隊伍回來后才能休息。”

  雖說條件比較艱苦,但說起自己的這份工作,靦腆的王向卻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其實我很自豪,以后別人乘坐渝廈高鐵,我就會對他說,這條路我修過、參與過,就感覺得勁兒!”

  “我們這個工點有180人在崗,要求是春節不停工、現場不打烊,按照工作計劃如期推進,確保項目能夠保質保量完成。”賈洪林說。

  吃完午飯,大家又走上了一眼望不到頭的鐵道。路雖遠,行則將至。正是他們這樣一步步的守護,才換來了今后高鐵安穩地疾馳。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