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鄧的
一項項執法檢查,推動法律落地;一個個報告審議,促進公平正義……2024年,區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法律賦予職責,綜合運用執法檢查、審議報告、專題調研等方式,打好法治監督“組合拳”,推動監督工作走深走實,為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回應群眾關切
開展執法檢查
1月1日,迎著冬日暖陽,漫步南川城區,市民們在公園里健身、孩子們在廣場上玩耍;一個個“紅馬甲”活躍在大街小巷,一個個文明活動廣泛開展,呈現出一派幸福和諧的畫面。
去年,區人大常委會對《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實施情況開展了執法檢查,并作出審議意見交區政府研究處理。在人大的監督助力下,區政府對照審議意見,持續治理各類不文明行為,努力厚植文明新風尚,市民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執法檢查是人大常委會的法定監督形式,是人大推動法律有效實施、推進法治建設的重要抓手。
一年來,區人大常委會通過聽取匯報、座談交流、實地考察等方式,先后對《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重慶市養犬管理條例》《重慶市村鎮供水條例》開展執法檢查,看成效、找問題、促提升,讓法律制度的“牙齒”有力“咬合”,有效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為了確保執法檢查不走過場,區人大常委會規范了執法檢查的工作步驟,綜合形成了有情況、有問題、有分析、有對策的執法檢查報告,根據常委會審議情況形成審議意見交區政府研究處理,并聽取研究處理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均為“滿意”。
通過執法檢查,去年我區穩步推進規范養犬、文明養犬工作,犬只登記率、免疫率進一步提高;持續開展模范典型選樹,獲評中國好人1人、各類市級先進典型30余名;全年落實投資10.3億元,推動了村鎮供水水質有效提升。
搭建民意平臺
推動法治建設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24年,區人大常委會創建基層立法聯系點、協助開展地方立法、加強備案審查,扎實有力推動法治建設。
一年來,區人大常委會指導區司法局成功創建我區首個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并獲授牌,更好發揮“民意直通車”作用,深化拓展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
為充分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開門立法功能,區人大常委會指導建立完善“協同指導”“意見征集”“專家掛鉤聯系、咨詢指導”等工作機制,明確加強規范建設、征求立法建議、收集社情民意、開展學習培訓、宣傳普及法律等重點工作;指導組織群眾、企業、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方面開展立法征求意見、法規實施情況調研、法治宣傳等工作,推動基層立法聯系點規范化建設、實效化運行、特色化打造,促進立法聯系點功能不斷從參與立法向監督執法、促進守法、宣傳普法深化。
在協助開展地方性立法工作調研方面,區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相關部門、有關行業就《重慶市法律援助條例(修訂草案)》等地方性法規開展深入調研、充分論證,提出建議意見,7條立法建議被采納。
此外,區人大常委會加強對規范性文件的監督,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全年審查區政府報備的規范性文件10件,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區人大常委會規范性文件2件。
聚焦依法行政
促進為民服務
2024年,區人大常委會聚焦法治政府建設,聽取了區政府法治政府年度工作報告。要求區政府認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深化推進法治觀測(察)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規范性文件管理質效,完善重大決策機制,加強執法協調監督,強化權力制約監督,依法化解矛盾糾紛等,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區人大常委會以推進民主法治建設、促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為重點,著力找準問題、做好監督,促進“兩院”強化司法保障,提升司法為民服務水平。聽取區法院關于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情況的報告,要求區法院堅持將行政爭議化解在基層、消除于萌芽作為服務大局、保障民生的重要內容來抓,用好行政審判“白皮書”、司法建議、觀摩庭審等方式,規范行政執法、化解行政爭議等。聽取區檢察院關于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要求區檢察院聚焦精準監督,做強民事檢察,做實行政檢察,加強民事行政生效裁判監督,堅持把辦案重心放在促進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等,積極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檢察護企”專項活動。落實檢察一體化機制,凝聚合力化解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