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而行擔使命 乘勢而為向未來
發布時間:2025-01-02 09:29:56 來源:
新聞摘要:

  

  編者按:2024年12月26日,我區召開人才迎新座談會。會上,金山英才、青年人才代表圍繞作用發揮、工作打算、對我區建設渝東生態新城相關建議等作交流分享。

  近年來,我區圍繞人才“引育管用評激改”全鏈條發力,深入推進“才涌向南海納百川人才集聚工程”,推動黨管人才合力、人才集聚效應、人才服務質效、人才作用發揮實現“四個全面提升”。全區人才總量突破4.37萬人,引才總量、碩博數量實現“雙倍增”,市級人才平臺創五年新高“,人才書記項目揭榜制”獲評市級創新案例,區域人才交流向四川、貴州、廣東延伸拓展,菁英引才引智活動獲新華社、人民日報等20余家重要媒體宣傳推介。

  迎“新”而行、乘勢而為!下一步,全區人才工作將緊扣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暖心留才的“五心要求”,壓實責任、凝聚合力,著力為人才搭建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的廣闊舞臺,攜手譜寫人才與渝東生態新城建設雙向奔赴、相互成就、同心逐夢的精彩篇章!

  王淮 睿宇時空科技(重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淮,男,51歲,睿宇時空科技(重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漢大學工學碩士、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理學碩士,測繪正高級工程師,重慶英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重慶市政府采購綜合評標專家。公司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作為南川本土企業,睿宇時空科技扎根南川、服務南川。我們深知南川在高質量建設渝東生態新城中的重要角色,將緊跟4個“著力打造”思路,用GIS+AI+BI技術為南川的文旅康養建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一方面,我們將圍繞區內各文旅康養項目的規劃、建設、竣工、運營的全流程提供技術及數據服務,另一方面,我們也在低空經濟領域成立了專門的運營團隊,配置有無人機13臺、有人直升機1臺等低空航空器,計劃未來為區內各文旅康養項目積極服務助力。

  同時我們將繼續加強基礎研究,在“數據庫管理軟件”這一“卡脖子”領域中,對空間數據庫融合技術聚力攻堅,提高空間數據庫管理軟件國產化的自主可控性,為“三維GIS+”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形成產品“護城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實現該目標,我們將持續強化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圍繞核心攻堅領域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加強AI大模型、低空經濟等領域高端人才的引進,建設高校產學研實習基地,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張健 重慶市南川區隆化職中黨委書記

  張健,男,60歲,重慶市南川區隆化職中黨委書記,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校長,重慶英才名家·名師,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市就業創業先進個人、特級教師、學科教學名師。

  隆化職中圍繞全市“33618”現代制造產業集群和南川先進制造業發展人才需求,投入3000余萬元,打造智能制造專業體系,對接低空經濟、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開設無人機操作技術、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精準培養復合型技能人才。“招募式”引企入校建成隆職·駿騰模具等生產性實訓基地5個。學生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累計輸出技能人才7500余人,400余名學生考入本科院校。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研究2項、重慶市教育規劃課題2項、重慶市教改課題3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重慶市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完善隆化職中場地、設備、師資等基礎條件,推動學校升格為高職院校。圍繞南川“1343”總體思路,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和培養模式,努力構建與康養文旅、先進制造業相匹配的專業結構體系,做大“五年制”中高職一體化培養規模,增強高層次技能人才供給能力,為南川建設渝東生態新城提供人才支撐。

  姜國強 騰春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姜國強,男,38歲,騰春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近年來,在南川建立5000畝精品蔬菜基地,銷售額累計達8000萬元,幫助500人實現穩定就業。本人曾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勞動模范”“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作為農村基層企業,多年來,我們秉承“五化三變”發展農村的理念、“五統一分”發展絲瓜的產業模式,堅持種得出來、賣得出去、數量充足、質量穩定和成本可控的運營理念,致力于絲瓜種植和研究,努力發展新型農業。目前,我們的絲瓜畝產量從曾經的15000斤到現在的22000斤,從畝產值3000元到5萬元,并有效控制目前最難的絲瓜根結線蟲,做到了連續種植10年。今年新引進的蘋果絲瓜正在以南川胖絲瓜和大觀絲瓜品牌向西南地區推廣,并計劃在全國絲瓜產業研討和銷售大會上向全國推薦。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現代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做成全國最好的優質絲瓜設施化產業園、打造5~10月優質絲瓜全國收購商最佳目的地,推動產業升級融合鄉村旅游。

  對我區渝東生態新城建設和人才工作我有如下建議:一是依托自然資源,發展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二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新城;三是引進綠色產業,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四是培育用好本土人才,用經濟效應、帶動效應、示范引領效應考核評估人才的作用發揮。

  蔡瑜 重慶灝天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瑜,女,37歲,德國波恩大學博士、高級農藝師,重慶灝天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四年內帶領企業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曾獲“重慶市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等多項榮譽,兩次入選“重慶市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創新支持計劃”。

  目前,灝天農業成為重慶市第一家申請“九蒸九曬”黃精食品生產資質的企業。在人才力量的加持下,公司在“靈山存菁”項目啟動后的短短半年時間內就推出了包括九蒸九曬即食黃精、黃精茶、黃精杏仁奶酥等在內的9款中藥材大健康產品,并在東北地區布局10家中醫館、在華北地區成功發展130余家經銷商。此外,公司還與北京一位在全網擁有近千萬粉絲的文化類主播達成深度合作意向,并與全國二十余家道觀、寺廟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廣中醫藥文化以及“靈山存菁”產品。

  未來一年,我將帶領研發團隊圍繞“渝十味”藥材特別是中藥材黃精推出更多富有南川特色的大健康產品;一方面擴大和完善公司在全國的線下銷售網絡,另一方面進一步激發公司互聯網人才的活力,從互聯網和新媒體平臺兩處發力,加快推動“靈山存菁”成為“網紅”大健康產品品牌,并借此向更多客戶和網友推介金佛山,為我區打造全市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渝東生態新城添磚加瓦,為南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吳學兵 中石化重慶頁巖氣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吳學兵,男,40歲,高級工程師,中石化重慶頁巖氣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主要從事南川頁巖氣田開發地面工程建設工作,開創氣田“有人巡檢、無人值守”的新生產模式,建成了“百人百萬噸”級高質量氣田,取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發表論文3篇,獲省部級獎勵4項。

  截至目前,我司金山英才人數已達9人,在頁巖氣勘探開發這項核心業務中,他們從地震采集、井位優選,到鉆井工程、壓裂試氣,再到地面集輸等全流程、全鏈條業務環節,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2024年,公司天然氣產量已超18億立方米,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若要謀求進一步的突破與成長,必須將人才隊伍建設置于首要位置。我們計劃選拔出最杰出的專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申報“金山英才”,全力發揮金山英才在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引領示范效能,激勵公司全體員工積極奮進,全力保障居民用氣需求,維護國家能源安全。

  建設渝東生態新城,需要積極呼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著力打造國際知名的旅游產業與獨具南川特色的康養產業,不斷推動產業升級,持續發展先進材料和裝備的制造業。我們公司不僅致力于綠色低碳頁巖氣的生產,還在大力推進光伏發電與風力發電項目建設,將不斷強化南川區的清潔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優化區域能源結構,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程度,為渝東新城建設貢獻力量。

  劉永忠 重慶鴻慶達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永忠,男,54歲,化工工藝高級工程師,重慶鴻慶達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參與研究機器人出爐及改造,并建設氣力輸送各散點收集的灰粉,成功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風險,改善生產環境。公司是西南地區碳化鈣(電石)產能最大企業。

  首先感謝南川區委、區政府對人才的認可、尊重和理解,對金山英才政策的落實很到位、很實在,讓我們在南川這片土地上愉快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重慶鴻慶達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基礎化工企業,也是一家“兩重點、一重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高速發展期,國家對冶煉行業要求更高,對企業安全、環保、能源要求也越來越嚴。為了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我運用自己所學,適時給“投資人”宣傳新的法律法規,著力提升公司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知識及操作技能,在公司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及節能降耗等工作方面,做出了良好的成績。

  今年,水江化工產業園從C級升為D級,為南川區在化工板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我司將著力提升管理團隊的綜合能力和凝聚力,推動企業圍繞產業鏈條延伸,新上優勢項目、拓展下游項目。

  我到南川工作已經四年了,南川發展潛力和中心城區相比雖有一定差距,但土地寬廣、交通便利、人民淳樸勤勉,關于建設渝東生態新城,我建議用好頁巖氣資源,大力引進頁巖氣相關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企業,促進南川區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汪正龍 重慶上藥慧遠慶龍藥業總經理、工程師

  汪正龍,男,50歲,重慶上藥慧遠慶龍藥業總經理、工程師。上藥慧遠慶龍藥業屬于國有大型企業上藥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投資約2.5億元,于2019年正式啟動建設,2022年6月建成投產,2022年產值約6100萬元,目前員工200人。2023年實現6億元產值。

  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成功申報市級“中藥新藥創新和健康干預”重點實驗室,并通過了CNAS認定,此外,還入選市級“專精特新”“綠色工廠”等。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通過內部培訓、外部學習、實踐鍛煉等多種方式,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學習和培訓,提升自我能力和價值。加強與各大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共同培養更多的中醫藥人才,為公司的未來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關于建設渝東生態新城的建議:一是加大對中藥材種植基地的扶持力度。南川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宜多種中藥材的生長,要因地制宜培育“少而精”特色品種,加強中藥GAP基地以及產地加工基地建設,推動中藥材種植與加工的深度融合,形成中藥材產業鏈,同時要引導農民科學種植,提高中藥材的產量和質量。二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附加值、加強產業創新等方式,打造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培育中醫藥龍頭企業、明星企業、明星品牌。

  王敏 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王敏,男,39歲,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要從事消化暨消化內鏡工作,主持廳局級科研項目3項,發表SCI論文4篇,在國際上首次報道金屬覆膜支架經乳頭治療胰管斷裂綜合征。ERCP實現年手術量超過200人次,第1次參加全國青年ERCP大賽即進入全國總決賽(全國共13人)。

  消化內科是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重慶市區域醫學重點學科。科室碩士研究生占比達70%以上,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2人,科室擁有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重慶市區縣醫療衛生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重慶市頭雁人才1人、南川區金山英才4人。我們在學科建設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黨支部的引領作用,成立了1+N技術攻關團隊,通過傳幫帶,讓科室所有骨干醫師均掌握關鍵技術。科室榮獲全國公立醫院臨床科室標桿黨支部和重慶市公立醫院示范黨支部稱號。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高質量醫療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這對我們的衛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衛生人才,作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最寶貴最具有活力的資源,是實現健康中國、健康南川建設,保障群眾健康的中堅力量。下一步,我們將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創新能力,為全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版文圖由區委組織部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