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招商源頭活水 釋放發展澎湃動能
發布時間:2024-12-19 09:07:40 來源:
新聞摘要:

 

  寒冷的冬天,擋不住南川發展的步伐。12月18日,2024年四季度南川區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悅景酒店舉行,這標志著南川在招商引資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今年,我區通過部門聯動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資源換項目等多種方式,多措并舉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截至目前,已簽約可持續航空燃料、精瓷半導體、年產80萬套輕量化高強度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54個項目,協議引資293.31億元,到位資金103.13億元。目前今年簽約的40萬噸高鋁熟料、手機電池電芯、文化創意產業園等27個招商項目已落地。招商引資呈現量質齊升、效速兼具的良好態勢。

  工業園區現入駐工業企業316家,其中規上企業97家(產值超億元的約50家,超10億元的5家),今年1~11月,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13億元,同比增長9.65%。其中,先進材料、現代中醫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配套、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總產值增速分別為67.51%、28.48%、27.32%、5.03%。

  成績的背后,是我區緊緊圍繞城市功能定位、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加強組織領導,錨定主攻方向,創新方式方法,優化營商環境,努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的不懈努力。

  制定戰略目標 精準發力促發展

  招商引資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我區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圍繞“332”產業集群(即3大主導產業集群、3大特色產業集群、2大“新星”產業集群),積極引進鏈主、鏈長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堅持以上率下,把招商引資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和重要引擎,年初高規格召開了全區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發布優化營商環境10條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優化審批流程、減輕企業負擔、提升服務水平等,進一步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平的經營環境。

  今年新春伊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既“掛帥”又“出征”,帶隊前往廣東省中山市、佛山市、鶴山市、廣州市、深圳市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深入考察企業情況,帶頭洽談推進項目。寧夏瑞科能源集團的可持續航空燃料及高品質潤滑油產學研基地項目就是重要成果之一。

  10月底,區委主要領導帶隊前往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開展招商引資,宣傳南川優勢資源,拜訪考察重點企業,對接推進洽談項目。江蘇大京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光伏和制造業股權投資項目、廣東阿爾派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西南基地一期項目、浙江精瓷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的精瓷半導體項目等就是此次招商的重要成果。

  4月17日,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率30多家公司來我區考察;

  9月22日,浙江省重慶商會會長甘俊帶領企業家一行來我區考察;

  ……

  一次次的“雙向奔赴”,一個個共贏發展的項目落筆簽約,吹響了招商引資及優化營商環境行動“集結號”。

  這些項目不僅具有示范帶動性強的特點,還涵蓋了多個新興產業領域,為南川的產業結構優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完善體制機制 激活招商新動能

  招商引資決定了一個地方未來發展的增量,誰擁有優質的增量,誰就會搶占先機、把握主動、贏得未來。

  我區緊緊圍繞“1343”總體思路,始終把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作為拼經濟、促發展的“主引擎”,蹄疾步穩實施重點項目“優存量”,多措并舉強化招商引資“擴增量”。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將招商引資作為“四個主抓手”之一。強化招商體制機制改革,攻堅全領域深化“招大引強”,為高質量完成招商引資工作注入了強心劑。

  為了破解招商難、引資慢的問題,我區不斷優化政策供給,著眼于優化政策機制和組織架構,進一步形成了組織有力、政策完備、運轉有序的招商引資政策體系。統籌工業招商的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同時兼任區招商投資局書記,從招商信息的獲取到項目洽談,再到項目簽約落地,不斷層不斷鏈,形成完整的招商一條鏈。

  明確了工作重點,圍繞“332”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四組團根據承接優勢搭建產業鏈招商專班,著力對各鏈條進行產業招商。龍巖組團重點圍繞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及相應配套、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下功夫;水江組團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為主導方向招大引強;南平組團著力引進具有市場前景和品牌效應的綠色、環保、裝飾類等成熟企業;大觀組團圍繞特色中醫藥及飲片、藥食同源、醫療機械等現代中醫藥項目定向招商。

  此外,還通過部門聯動招商、以商招商、資源換項目、基金招商等多種方式,多措并舉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今年以來,我區已走訪考察179家企業,邀請163家企業來南投資考察,成功簽約多個項目,為南川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普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務、良好的環境既是優化營商環境的“軟實力”,也是助力招商引資的“硬實力”。南川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通過一系列措施支持企業做優做強。

  針對“多部門、多事項的并聯審批機制還未真正建立”的問題,我區推出了“企業事‘一窗辦’”措施,設立“企業服務專區”,提供政務服務事項全程幫辦代辦服務,推出“企業工程建設審批全流程一次性告知”等數字應用場景,將辦理時限壓縮90%。

  針對“多頭監督檢查現象依然存在”的問題,我區出臺了“行政執法‘綜合查一次’”措施,建立園區執法檢查“綜合查一次”應用場景,實行綜合檢查“組團式執法”,降低園區企業迎檢頻次。

  針對“用水用電用氣等要素保障還有差距”問題,我區出臺了“水電氣領域‘一表清’”措施,建立健全項目用電需求超前服務和業務辦理智能管控機制,提升用電報裝時效;深化燃氣企業改革,實行“一表清”報裝制度;推行用水報裝承諾辦理改革,實現非居用戶先通水、后付費。

  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我區還推動部門及鎮街服務工業園區常態化、制度化,加強政銀企合作,加大信貸力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同時,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等建設,加大工業園區產城融合力度,完善園區承載功能。此外,我區還強化業務知識培訓,提升干部招商實戰能力,著力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提升服務企業水平,全面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體現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贏商”——招進來是前提,落下去是根本。為了讓項目落地,我區不斷強化統籌調度,全區各級各部門緊緊抓住國家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有利契機,迅速掀起歲末年初大招商、招大商、以商招商的熱潮。

  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持以市場主體獲得感和群眾滿意度為導向,設身處地幫助企業解決在市場拓展、要素保障、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困難問題,以優質的營商環境最大程度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揚帆遠航,未來可期。眼下,我區招商引資工作從項目建設高效化、招商引資精準化、要素保障常態化三方面持續發力,奮力描繪新時代南川改革開放發展新畫卷。

  (稿件由記者黎明采寫)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