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入河“每一滴水” 站好管河“最后一崗”——南川向農村黑臭水體要綠色清流
發布時間:2024-11-12 09:05:41 來源:
新聞摘要:

 

  □ 王春

  看著即將完工的新建污水管網項目,南川區大觀鎮村居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韋波可算長舒了一口氣。

  今年4月,南川區龍川江大觀鎮鐵橋村段村級河長賀孝林在巡河時,聞到一陣臭味,經過仔細溯源排查,在鐵橋村白房子居民點旁溝渠發現了一股污水,他立即將該問題上報“智慧河長”系統。經過區河長辦、區生態環境局、區住房城鄉建委和大觀鎮聯合研判,發現此居民點是因為地勢高差的問題,導致污水回灌,造成了水體污染。隨即,該問題被納入全區黑臭水體整治的點位之一。

  整治工作在5月啟動。首先就是依照地勢新建三格式化糞池,其次通過新建污水管網的方式,將污水接入集鎮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通過工程治理,有信心守好入河的‘每一滴水’,徹底解決水體發黑、臭味彌漫的問題。”韋波表示。

  發源于南川境內的大溪河,是烏江的一級支流,也是南川的母親河。中橋鄉,是大溪河在南川境內流經的最后一地。

  以前,鄉里有一處污水設施,因建設年代久遠,處理效果不佳。

  為減輕大溪河下游區縣的水生態環境壓力,同時為大溪河創建重慶市級幸福河湖筑牢生態基礎。今年,中橋鄉專門引進了一套污水處理設備,并在7月完成安裝。中橋鄉村居事務服務中心負責人魏濟德表示,該設備可以在污水存儲達到限度時,自動開啟處理程序,有效降解去除污染物。“目前還在不斷調試中,最終將能夠達到污水處理后排放的國家標準,改善中橋鄉的水系水質與周圍水生態環境。”魏濟德說,黑臭水體解決了,我們更有信心站好大溪河南川境內的最后一班崗,讓潺潺清流奔涌不止。

  從近日南川區召開的消除城鄉黑臭水體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南川區共摸排出城鄉黑臭水體共42個2.7萬平方米。截至10月,已完成27個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治理面積1.58萬平方米,其余點位正在有序開展治理工作。

  南川區水利局黨委書記、區河長辦常務副主任李廷權表示,接下來,將全面落實市第6號市級總河長令和區第8號總河長令要求,以河長制為抓手,建立健全日常巡查管護、運維資金保障、水質監測評估、公示督察考核、返黑返臭處置等長效機制,定期開展督促檢查,嚴格執行消除城鄉黑臭水體“一水一策”整治方案,確保在城鎮黑臭水體治理方面交出高分答卷,為河湖生態安全保駕護航。原載《新華網》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