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筍林里巡邏。
□ 記者 盛余多
金秋時節,又到了金佛山一年一度的采筍季,靠山吃山的筍農們紛紛走進茂密的山林里,去采收這份大自然的饋贈。
同樣走進金佛山的,還有區公安局食藥環支隊“金山 衛士”生態警務站的生態警長們。他們緊緊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高質量發展目標做實生態警務各項工作,積極探索“專業+機制+大數據”生態保護新模式,牽頭打造生態保護共同體,重拳打擊生態違法犯罪、大力宣傳森林防火、積極開展巡山護林、保護野生動物,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和諧統一,用心用情演繹人與青山兩不負的生動故事,積極踐行“金山衛士”守護一方綠水青山的職責使命。
厚植生態理念
探索保護新路徑
生態警務,就是把公安工作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發揮公安優勢,打通部門壁壘,聯合各方力量,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實現保護生態和促進發展“兩手硬”。擁有七項國家級桂冠,并以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生物多樣性入列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金佛山,無疑是南川公安踐行生態警務的首要戰場。
近年來,食藥環支隊在深入推進“山林警長”制度基礎上,融合生態環境保護各項職責,因時因勢提出培育“金山衛士”品牌,聯合重慶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區林業局、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在全區建立區、鎮、村三級生態警長隊伍,推進生態警務“站室點”一體布局,在金佛山核心區域打造“金山衛士”生態警務站,在金佛山自然保護區建設生態警務室6個、生態警務聯勤點27個,與貴州省道真縣、桐梓縣聯合設立邊區生態警務聯勤點2個,積極探索一條金佛山生態保護精管善治的新路徑。
“現在山上人多,一定要管好采筍工人,不要在林子里抽煙,生火做飯要遵守用火規范,滅火器也要經常檢查以防萬一。”9月12日,在位于金佛山中海拔地區的筍廠里,生態警長李宗明正帶隊開展巡林,并為筍廠負責人宣傳森林防火知識。
當前,我區方竹筍林超過10萬畝,每年采筍季都會吸引超過1萬人進山采筍。為了節約時間,筍農們大多選擇在山上“安營扎寨”,每天勞作在林間、吃住在山上。因此,加強日常管理、治安防范和防火宣傳就成了生態警務站在采筍季的必修課。
“林子里面不要亂走,踩到竹筍村民會心痛,走路跟著他們的腳印走;到了筍棚記得檢查滅火器,壓力不足的一定要提醒他們更換……”58歲的李宗明是“金山衛士”其中一員,2020年從森林公安轉戰區公安局食藥環支隊,他憑借30多年的林區工作經驗成為“金山衛士”生態警務站公認的“老大哥”,每年采筍季都會帶隊進山巡護,還承擔起傳幫帶的重任。
為了強化方竹林管理,生態警長們還定期進駐筍山開展工作,嚴厲打擊盜竊竹筍、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違法行為,及時調處筍林糾紛,從根本上維護筍山秩序,保障廣大筍農切身利益,確保采筍工作和諧有序進行。
如今,筍農中的大戶每年可收入二十多萬元,普通人家一年采筍也能掙幾萬元錢,這片生態警長們用心用情呵護的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銀山”。
加強警民聯防
構筑共治新格局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金佛山山高、林密、人稀,唯有發動各方力量參與,才能有效填補生態保護的盲區和死角,打通生態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多點布防、串珠成網的護林網絡。
區公安局緊扣生態警務工作要求,積極發動群防群控力量,聯合村社干部、護林員、網格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探索“1+1+N”機制(即1名民警、1名警務助理、N名社會力量),建立“生態義警隊”12支60人,在生態警長帶領下開展巡山護林、森林防火、普法宣傳等工作,提升林區治安掌控力,全面防控各類安全風險隱患,有效震懾涉林違法犯罪。
“老劉,我們去看看銀杉林周邊的情況。”近日,生態警長羅京來到金佛山南坡,叫上護林員劉偉等人一起去山里巡邏。在金佛山密林深處,生長著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杉。最近連晴高溫,生態義警隊放心不下銀杉,便時不時上山巡護一番,確保“植物大熊貓”安全。
巡邏過程中,隊員們分工合作對金佛山上的森林資源進行巡查,包括森林資源狀況、野生動植物保護情況、森林防火措施落實情況等,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確保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同時,加強宣傳教育,向筍農和游客宣傳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和法律法規,發動大家積極行動起來,保護森林資源,踐行“兩山”理念。
日復一日的宣傳,年復一年的照料,金佛山上的村民早就對保護野生動植物有了深刻的共識。“過去發現盜獵盜采盜挖,我們都打電話找林業站。現在除了自己上山巡林,還發動群眾參與,齊心協力共同守好這一片林。”劉偉說,加入生態義警隊后,他時常帶著熱心村民上山巡護,大家都相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必定不負人。
“與大山為伴、與樹木為伍、與野生動物為鄰”已成為生態義警隊隊員們的日常,也是南川公安保護金佛山的一個縮影。他們一代一代接續努力,把青春鋪灑在綠水青山,以忠誠護衛金山銀山。
堅持打防并舉
匯聚共護新合力
金佛山是瀕危、特有、孑遺物種富集的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之一,被譽為我國珍貴的生物物種“基因庫”。然而在利益的驅使下,這片寶庫有時也會成為盜獵野生動植物不法分子的覬覦之地。
去年3月,區公安局接生態義警隊隊員反映,有人在金佛山北坡、南坡一帶捕鳥。民警迅速出擊,一邊展開偵查,一邊通知生態警長、義警隊員趕赴現場查看,很快鎖定嫌疑人位置,當場抓獲3名嫌疑人并查扣一輛小轎車,從車上搜查出遙控器1個、擴音器2個、鳥網2副、籠子6個和20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畫眉鳥。
該案的迅速告破,是生態警務機制高效運行的真實體現,也是“金山衛士”同心協力守護綠水青山的生動實踐。為提升對金佛山珍稀動植物的精準保護力度,南川公安積極探索構建“日常巡查—線索上報—信息流轉—反饋評估”閉環管理機制,對所有森林資源、野生動物資源實施網格化管理,精準打擊破壞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農用地、生態環境等領域的違法犯罪,保護生態環境。
不僅如此,區公安局還將警航技術運用到生態保護領域,利用無人機速度快、視野全、覆蓋廣、信息傳輸及時等優勢,搭配步巡、車巡構建“空地一體、警地聯動”智慧防控體系,全天候無死角保護生態資源;充分運用衛星通信系統和各類前端感知設備,將金佛山及周邊重要部位的監控接入公安視頻專網,打造集“警力巡邏+視頻巡防+無人機巡檢”于一體的多維立體巡護網,大幅提升預警防范、應急處突、偵查取證和森林防火的能力水平。
成功偵辦全市首例傾倒石棉危險廢物案件,獲公安部掛網向全國推廣;成功偵辦全市首例破壞自然保護地案,為推動該罪名的立案追訴標準和司法解釋出臺提供了實踐基礎,為全市公檢法機關辦理該類案件提供了藍本;成功偵辦部督“4·29非法采礦案”“4·1污染環境案”……
不斷完善的機制、各方力量的支持、高新科技的運用,讓區公安局開展打擊破壞生態犯罪行動提質增效。近三年來,已累計偵破涉生態環境保護案件4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4名,實現了“辦理一案、震懾一片、凈化一域”目標,生態警長們用忠誠守護綠水青山,用勇毅捍衛生態家園,用柔情呵護萬物生靈,書寫了一幅生態文明的平安答卷。
(圖片由區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