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涼鎮:“農地入市”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4-09-24 09:28:19 來源:
新聞摘要:

  

111111111111

  木涼鎮的一家泡椒廠里,1噸裝的泡菜缸整齊有序地排列。記者 任北川 攝

  南川融媒訊(記者 王婷婷)去年3月,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試點工作啟動,我區入選國家試點名單。今年伊始,木涼鎮將“農地入市”這一利好政策作為重要支撐,積極探索推動農文旅研融合發展新路子,持續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所謂“農地入市”,即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市場交易中和國有土地一樣享有同等權利,實現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提高農村土地經營效益。

  在木涼鎮玉巖鋪村,就有土地成功入市。據該村黨委副書記鄒安澤介紹,在區規劃自然資源局的支持下,村里按照入市條件和資源稟賦摸排用地,從閑置、廢棄、低效利用的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入手,篩選合適的農地開展入市工作,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用于發展農產品加工、民宿旅游等產業。

  正在建設中的西藏風情園位于木涼鎮玉巖鋪村,是一塊海拔約800米、山地和林地相間的集體土地。木涼鎮依托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改革,將這塊接近6畝的土地掛牌入市,在實現成功入市交易后,業主開始放心地建起了露營基地和民宿集群。

  “我們打造的這塊地是集露營民宿、休閑垂釣、研學體驗等功能于一體。”西藏風情園負責人夏元和介紹,目前露營區域基本成形,民宿建筑主體也已完工,預計明年正式對外開放,屆時可吸納15人就業。

  “農村土地入市交易不僅增加了村集體收益,也為周邊村民提供了更多就近務工機會,還能促進當地農業規模化發展。”鄒安澤說,辣椒是木涼鎮的主導產業之一,農戶們普遍大面積種植。如何確保種出的鮮辣椒不滯銷?在當地建設辣椒加工廠、發展完整的辣椒全產業鏈是關鍵。

  玉巖鋪村村民滕繼江今年種了三十多畝辣椒,收入還算可觀。他說,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在種苗、農藥、肥料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是他們的辣椒不愁銷路,(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村里的辣椒加工廠給了他大面積種植的底氣。“采摘高峰期,即使單日收獲了1000多公斤鮮辣椒,也不愁賣不出去。”

  重慶錦楨棣食品加工廠就是當地農戶種植辣椒的“底氣”之一。它是位于玉巖鋪村的一個泡椒加工廠,主要從當地及周邊鄉鎮收購鮮辣椒后集中進行自然發酵處理。為了適應木涼的辣椒產業發展新需求,該泡椒廠業主又通過農地入市方式,購買地塊新建辣椒加工廠,助力實現當地辣椒產業的品牌化、規模化發展。

  該工廠負責人鄒安紅說,企業發展過程中和農戶簽訂辣椒種植和最低收購價協議并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有利于區域農業產業健康發展。同時辣椒收購高峰期還可為當地居民提供數十個臨時就業崗位,帶動當地百姓增收。

  農戶種植辣椒、廠家收購加工辣椒,在木涼這片土地上,一條完整的辣椒產業鏈已見雛形。過去,辣椒收購價格隨市場波動較大,農戶規模發展信心不足。而現在,鎮里打造的辣椒全產業鏈條,從種植向泡椒初加工、食品調料精深加工延伸,并培育了老宋家、錦楨棣等泡椒品牌,保障了農戶收益,推動了產業提質。

  辣椒產業,是木涼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產業項目。木涼不斷探索革新,將農地入市試點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融合發展,打造以辣椒種植、泡椒加工、食品調料、餐飲研學等辣椒全產業示范基地,引進了老香壇、銘雪食品、錦楨棣等農產品加工企業,泡椒年產值突破5000余萬元,持續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在農地入市工作中,木涼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入市改革工作體系,土地效能得到有效釋放。就在9月11日,木涼云都寺村的一塊閑置廢棄土地也成功實現了入市。

  木涼鎮黨委書記李中海介紹,木涼將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十五屆八次全會精神,按照全區“1343”總體思路,以鄉村振興為主線,以項目攻堅為抓手,加快打造辣椒全產業示范基地,全力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為全區現代農業增長極貢獻木涼力量、展現木涼作為。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