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王坪鎮河嘴村糯玉米種植基地。
記者 陳姍 攝
□ 記者 黎明
秋日暖陽下,山王坪鎮河嘴村的梯田里,綠油油的玉米挺拔而立,沉甸甸的玉米棒子掛在植株上,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宣告著又一個豐收季的到來。
54歲的王德華是河嘴村人,這幾日他正忙著和鄉鄰一道穿梭于自家的糯玉米種植基地采摘糯玉米。田地里,王德華隨手撕開一個渾圓的玉米棒外殼,露出嫩黃的玉米粒,只見顆顆飽滿誘人,散發著淡淡清香。“平壩上的玉米都收完了,我們這里的糯玉米才開始收。這幾年我們村的糯玉米發展可好了,收益也不錯,今年我還擴大了種植規模,有356畝。”
作為山王坪鎮河嘴村8組組長,近年來,王德華帶領村民發展中藥材、糯玉米、蔬菜等產業,成為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同時,他還創新采用玉米套種黃豆的種植模式,不僅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還有效改善土壤結構,促進生態循環。
“我們種植的糯玉米口感鮮甜多汁,深受市場歡迎。”王德華告訴記者,他通過區內“豐必達”電商平臺和線下銷售渠道相結合的方式,將新鮮糯玉米銷往全國各地,還帶動附近村民就近務工。“我們常年在糯玉米種植基地干活,每天能掙100元。”村民劉萬芳一邊采摘糯玉米,一邊向記者說道。
據了解,山王坪鎮海拔高度在900米~1500米,因其良好的地理優勢,使得糯玉米的生長期得以延長,品質更加優良。(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更重要的是,通過錯峰上市,山王坪鎮的糯玉米能夠避開市場集中供應的高峰期,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山王坪鎮農服中心負責人梁明江介紹,自2020年以來,該鎮在市農科院及區農技部門的指導下,試種了以香甜糯玉米、紫玉米、水果玉米為主的鮮食玉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良好的市場反饋和發展前景,又讓鎮里在今年擴大了種植規模,種植鮮食玉米達4000余畝。
“我們采取大戶帶動+科學種植的模式,鼓勵像王德華這樣的種植大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梁明江說。目前,山王坪鎮已經注冊了“百花·黑葉猴”花糯商標,進一步提升山王坪糯玉米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努力成為“178”環線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糯玉米產業的發展,是山王坪鎮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實踐。近年來,山王坪鎮還持續鞏固中藥材,蜂蜜、糯玉米,鄉村旅游為主的“苦甜游”三大特色產業,深挖“山王坪”“黑葉猴”等熱點元素,扮靚打響特色農產品名片。完工廟壩村中醫藥一二產業融合發展共建黃連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不斷延長“綠色經濟”產業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