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見習記者 嚴寒)進入三伏天,氣溫逐漸攀升,酷熱的天氣中暑風險增加,關于中暑,你是否了解呢?
重醫附屬南川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李良陳介紹,中暑是在暑熱天氣、濕度大及無風環境中,患者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而出現相關臨床癥狀的疾病。常表現為頭暈、頭痛、乏力、大汗、口渴等,重癥者可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暈厥、昏迷、肌痙攣、高熱等表現。早期治療或輕中度癥狀者通常預后良好,并發多器官衰竭或昏迷時間較長者預后不良。如果出現中暑癥狀,需要采取緊急處理,防止因中暑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危害。
李良陳提醒,如果發生中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步,脫離現場環境。將中暑者移至陰涼通風處或者空調房間里。第二步,迅速降溫。解開中暑者衣物,用冷毛巾、冰袋等物品置于其頭部、腋窩、大腿根部進行物理降溫,在家里就需要打開風扇或空調,對流散熱。第三步,補充水分。可適量補充含鹽、電解質的飲料,還可以適量服用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但不建議孕婦及三歲以下兒童盲目服用藿香正氣水,因其可能加重脫水,讓中暑的損傷更嚴重。如果有體溫持續升高、出現持續性頭痛伴嘔吐、極度虛弱無力、肌肉抽搐的重癥中暑患者,應當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送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救治。
此外,為了避免中暑的發生,預防也應受到重視。預防中暑應避免在白天的高溫時段進行劇烈運動或長時間的戶外活動,穿著寬松透氣的淺色衣服以免增加身體的熱量負擔,并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取和充足的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