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運嬌
“蘿卜秧檢測結果如何?每天進行抽檢嗎?農殘超標嗎?”近日,區人大常委會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調研,在中心農貿市場實地了解蔬菜農殘檢測情況。
蘿卜秧作為市民特別愛吃的一種蔬菜,“蘿卜秧農殘超標嗎?”的疑問在網上時不時地傳出,不時撥動人們的“安全弦”。
2022年以來,區人大常委會連續三年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重點監督議題,緊扣《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貫徹落實,先后開展調研、視察、座談,聽取工作報告,積極回應群眾關于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呼聲,確保群眾“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讓菜籃更有安全感
農貿市場里,檢驗人員抽取農產品速測,幾分鐘后顯示,各種農藥殘留率均未超標;種植基地里,通過推廣配方肥、綠肥栽培等技術,綠油油的蔬菜生態健康;農資銷售點,工作人員發放食安知識宣傳單,常態化開展宣傳宣講……
調研中,區人大常委會聚焦農產品生產、監管、銷售全鏈條全環節,深入田間地頭和農產品加工配送現場了解群眾訴求,赴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察看檢測設備配備和運行情況,到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查閱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進農資銷售點與農戶、銷售人員廣泛交談,多方了解情況、探討治理辦法、吸納基層智慧。
調研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看到了切實可行的舉措、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為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提供了更接地氣的可靠依據。
此次調研只是區人大常委會持續監督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一個縮影。在監督推動下,我區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率先推行雙認證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及“南川農安”微信公眾號,深入開展“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全覆蓋建立農產品質量網格化監管體系522個,建立284個農業種植養殖規模場監管臺賬,承諾達標合格證試行主體合格證開具覆蓋率達到100%,農產品生產經營秩序日益規范。
讓品牌更具辨識度
南川生態優越,氣候適宜,物產豐富,“千年金山紅”大樹茶、金佛山方竹筍、冬水田金佛山貢米、南川雞、金山李子等優質特色農產品種類繁多、名聲響亮。
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其核心就是要提高農產品質量,加快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去年3月至5月,區人大常委會圍繞推動茶產業品牌化發展,深入乾豐、興隆、德隆等15個鄉鎮調研。調研發現,南川茶在深加工、市場營銷方面亟待提升,建議持續做大做強品牌,以大樹茶發展為重點帶動其它茶業發展,重點突破夏秋茶深加工,強化抱團一體化發展,加大產品研發力度。
人大對癥開方,政府靶向施策。2023年,全區改造提升茶葉基地5000畝,茶業綜合產值實現11億元,茶產品遠銷新加坡等地,“千年金山紅”“金佛玉翠”等茶葉品牌在國外唱響。
此外,區人大常委會還相繼提出了“要加快制定金佛山方竹筍的地方行業標準”“要引導種養殖戶規模發展,提高其標準化生產、智慧監管,爭創更多農產品品牌”等意見建議。區政府及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積極采納。截至目前,編印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規范,制訂了35個食用農產品規范種養地方行業標準,創建綠色食品、名特優新農產品等農業品牌共計118個。
讓產業更加可持續
“目前還存在監管協作機制不強的問題。”“食用農產品范圍廣、種類多,對實行全程控管、全面監管尚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等資源配置。”
“要結合南川旅游,打造一批更高標準、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食品安全規范化品牌。”“要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創新食品安全治理,堅持共治共享形成治理合力。”
……
4月29日,區人大常委會召開主任會議,專題聽取區政府關于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報告。會上,區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如實匯報工作情況和存在問題,區人大常委會領導、農工委負責人和部分區人大代表積極建言獻策,整場會開得實在、有效。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接下來,區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繼續給予關注和監督支持,積極發揮人大優勢,貢獻人大智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新要求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