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運嬌
近日,西城街道召開首屆議事代表大會,會議室內座無虛席、氣氛熱烈,72名議事代表將基層民情民意帶到會上,積極推動街道傾聽人民呼聲、回應群眾期盼。
至此,我區3個街道均已召開首屆議事代表大會,產生議事代表共計214名,他們將通過日常走訪、視察調研等方式,為街道決策提供民意支撐。一場關于吸納民意、匯聚民智、改善民生的實踐正悄然發生。
議事平臺向基層延伸
去年,市人大常委會印發《關于推行街道議事代表會議制度的指導意見》后,區人大常委會迅速貫徹落實,出臺《關于探索推進街道議事代表會議制度的實施意見》,明確街道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通過民主推薦和協商產生議事代表,定期召開議事會議、開展議事活動。
《實施意見》明確,街道議事代表會議一般每年舉行兩次。議事代表產生實行民主推薦、協商確定制度,主要履行聽取人大街道工委、街道辦事處年度工作計劃和街道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重大事項的通報,圍繞街道年度議事協商重點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組織開展議事協商等職責。
為何要推行該項制度?“由于街道沒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代表,在民意反映渠道、監督工作等方面存在不足。”區人大常委會人代工委相關負責人說,制度的實施彌補了這一短板,將搭建街道居民議事協商、民主管理平臺載體,推進街道各項決策更加科學、更符合民意,進一步延伸和強化基層人大監督工作。
“這項制度為轄區群眾提供了一個更加有效、便捷的監督議事渠道。”西城街道議事代表劉練說,她將積極建言獻策、反映民聲,為助力西城街道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關鍵小事”成“民生大事”
表決通過了街道議事代表會議議事規則,收集教育工作、鄉村振興等意見建議13條……西城街道的首屆議事代表大會不僅開得“熱熱鬧鬧”,更“實實在在”。
在會上,還有一場“重頭戲”——票選西城街道本年度民生實事項目。議事代表充分發揮根植于基層的天然優勢,把基層群眾的呼聲訴求收集上來,通過手中的選票,票選產生了10件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貼近實際的年度民生實事項目。
同樣的,前不久召開的南城街道首屆議事代表大會上,與會代表從街道推薦的12個民生實事候選項目中,票選出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10個項目。
“民生實事項目的最終確定,究其原因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后續我們還將組織代表對項目進展進行視察,推動重點民生實事辦好辦實。”南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向應華說。
辦好“關鍵小事”,解決“民生大事”,借助議事代表會議制度這一有效路徑,一大批急難愁盼問題將得以推進解決,真正把群眾“盼的事”變成政府“干的事。”民主渠道不斷拓寬、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南川大地展現出蓬勃生機。
制度優勢變治理效能
議事代表會議制度建立起來,發揮作用是關鍵。
為此,區人大常委會圍繞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制度、充實工作力量等方面強化了議事代表會議制度的工作保障,確保議事代表履職有力。
東城街道組織代表視察了轄區部分企業和物業小區消防通道建設;南城街道制定了議事代表吸納民意、聯系群眾、學習培訓等制度;西城街道針對代表意見建議類別實行限時閉環反饋。
“我們還將打造代表聯絡站,并以議事小組為單位,深入社區和企業廣泛收集民情民意,把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到位。”西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曹正中說。
下一步,區人大常委會將進一步推進街道居民議事協商、民主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選好議題、開好大會,增強代表意見建議辦理質效,更好地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